新聞

蘋果供應鏈轉向 台、中企擴大投資越南

EN

(圖片來源:Pixabay)

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越南也不例外,且下修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至5.05%,但在公共投資及外國直接投資(FDI)項目仍有亮點,包括中、港、台資金回籠,並集中在電子零組件、再生能源電池、輔助性產業外,蘋果供應鏈逐漸轉移至越南的情況也愈來愈明顯。

越南越龍券商(VDSC)發現,2023年在越南與蘋果供應鏈相關的投資案增加9件,規模約17億美元(新台幣約527億元),另外有7件擴大投資案,規模約26億美元(新台幣約806億元),統計資料也顯示,蘋果的合作夥伴如京東方科技(BOE Technology)、富士康(Foxconn)、歌爾科技(GoerTek)、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都不約而同投入數10億美元在越南設廠。

國泰世華銀行東南亞區副總經理苗華本指出,「越南對外資仍有吸引力,外來資金穩定流入就是證據。」

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MPI)統計,2023年中國對越南投資額為44.71億美元(新台幣約1,386億元),台灣則是28.84億美元(新台幣約894億元),若是以累計總投資金額來計算,在越南144個投資國家和地區中,台灣排名第四、中國排名第六。

中國投資項目除了傳統的餐飲、飯店、消費品等領域外,近年來已擴展到電力、電子、輪胎生產、紡織、鞋類等加工製造業,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曾表示,兩國在綠色發展、數位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合作不斷發展。

第一太平洋戴維斯(越南)最新報告指出,越南,尤其是北部地區,對太陽能產品需求正在增加,來自中國的天合光能已經是太原省安平工業園區最大投資者,目前已經有2座工廠穩定營運中,預期建造第3座工廠,投入資金約4.2億美元(約130億新台幣),可望成為天合光能在太陽能領域最大的海外投資案。

另一方面,越南是擁有許多自由貿易協定與關稅優惠的國家,因此吸引不少外資挹注,尤其在中國+1策略以及新南向政策助攻下,台灣企業逐漸把越南當作生產、製造的重要據點。

除了台灣與中國,新加坡、香港、日本也看上越南在勞動力、土地及資本成本相對較低,在近幾年紛紛擴大投資規模。

越南紡織出口跌幅創紀錄 寄望今年回暖邁向綠色轉型
拉奇集團收購越南水力發電廠 拼2030年再生能源占三成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