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工業聯合會(FTI)歸納電動車發展的三大阻礙。(圖片來源:iStock)
今年泰國車市銷量表現疲弱,對電動車市場可能造成衝擊。泰國工業聯合會(FTI)不僅下調全年汽車生產目標,也同步下修電動車新車註冊數,並指出3大主要原因,包括經濟成長放緩、車商價格戰及生產成本上升。
經濟成長放緩,FTI下修今年電動車銷量
泰國有「東方底特律」之稱,是東協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今年1月至6月,泰國汽車產量僅76萬1,240輛,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7%。FTI因此下調今年生產目標至170萬輛,較原先預期的少了20萬輛。
FTI副主席蘇拉蓬(Surapong Paisitpatanapong)表示,受整體汽車市場低迷影響,電動車銷售目標同樣被下調至8萬輛。雖然數字比去年增加,但比原本預估少了2萬輛,顯示電動車市場也受到打擊。
泰國車市表現不佳的第一個主要原因是經濟成長放緩。蘇拉蓬指出,經濟疲弱導致家庭收入停滯,許多家庭甚至無力支付貸款,銀行因此收緊車輛貸款標準。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泰國車輛不良債權(NPL)總額高達2,540億泰銖(約新台幣2,37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9.7%。
儘管目前市場低迷,蘇拉蓬對未來仍抱有信心。他認為,政府推出的刺激措施將有助於提振經濟,減輕家庭債務負擔,進而推動車市回暖。根據泰國央行預測,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2.6%,明年可望進一步提升至3%。這些經濟改善的信號,有望為泰國車市帶來復甦契機。
中國車廠逆勢搶進,泰國電動車陷價格戰
泰國工業聯合會(FTI)指出,今年電動車銷量不佳的第2個原因,是電動車車廠掀起的價格戰產生反效果,此舉非但沒有刺激銷量,反而讓消費者預期價格會更低而延遲購買。一些車廠高層透露,許多潛在買家正在觀望,等待某些品牌進一步降價。
中國車廠以電動車霸主的地位,在泰國電動車市場掀起價格戰,光是電動車電池的價格在去年就降了10%~14%,不只讓泰國車廠苦不堪言,部分中國車廠也感受到負面影響。長安汽車東南亞董事總經理沈興華表示,「這些策略只會損害消費者對汽車品牌的信任,有損中國電動車的形象」。
比亞迪7月在泰國開設東南亞第一座工廠。中國車廠搶進泰國車市,也讓當地掀起價格戰。(圖片來源:比亞迪官網)
至於第3個原因,FTI認為是泰國電動車因為國產化要求而推高成本。沈興華指出,泰國當地的零件價格通常比中國製的高出10%~15%,再加上能源成本高於越南等東南亞鄰國,不斷墊高電動車的生產成本。
沈興華進一步表示,儘管如此,泰國有良好的基礎建設,加上勞動力比中國便宜,因此仍持續加碼投資,在泰國生產電動車。另一家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也在今年7月宣布在泰國開設東南亞第一座工廠,同樣看好泰國明確的電動車發展策略。
資料來源:Bangkok Post、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