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歐美碳關稅衝擊逐漸發酵,泰國開泰銀行研究中心(Kasikorn Research Center)預估,如果泰國跟不上其他先進國家的低碳措施,將面臨龐大經濟損失,規模甚至達到泰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2%。
開泰銀行研究中心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布林(Burin Adulwattana)表示,歐盟推動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及美國提出的清潔競爭法案(CCA),將成為高碳足跡商品的潛在阻礙,「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泰國產品可能面臨貿易壁壘的負面衝擊」。
他認為,全球脫碳趨勢無法擋,中小企業也將被迫調整適應,因為全球供應鏈難以分割。
開泰銀行研究中心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布林。(圖片來源:Burin Adulwattana)
根據該研究中心調查,泰國受到歐美低碳措施衝擊,去(2023)年經濟損失180億泰銖(約新台幣 157億元),約占國家GDP的0.1%,預料2026年將暴增至1,670億泰銖(約新台幣1,464億元)。
布林認為,如果泰國經濟沿著當前的增長軌跡前進,泰國GDP可能在5年內被越南超車,因此必須尋求新的經濟成長引擎,而再生能源是一個潛在發展方向,且應配合數據中心發展,進一步吸引外資加入。
他指出,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發展,數據中心的需求將愈來愈大,而泰國的數據中心規模在東南亞位居第三名,預料投資金額將在2027年達到約2,790億泰銖(約新台幣2,446億元),而這股投資潮將為泰國經濟注入約5,400億泰銖(約新台幣4,736億元),相當於該國GDP的2.3%。
布林表示,「能源是推動經濟的重要力量。擁有清潔能源可以幫助泰國成為數據中心的樞紐,而數據中心需要清潔且負擔得起的電力。清潔能源的影響將產生連鎖反應,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如果泰國成功將生產要素轉向清潔能源,將使所有企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