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屋頂光電具有龐大發展潛力,吸引德國、中國業者加入。(圖片來源:iStock)
泰國屋頂光電市場前景備受期待。由於太陽能板成本下降,加上近期政府放寬規定、以及美國增加關稅引發出口貿易轉向等影響,業者普遍預期泰國將掀起一波建置需求,包括泰國、德國、中國等跨國企業都在摩拳擦掌,使得當地競爭更加白熱化。
泰國放寬屋頂光電規定,可望提升裝置容量
泰國政府在今年通過《工廠法》(Factory Act)修正案,大幅降低屋頂光電採用門檻,企業建置屋頂光電裝置容量超過1MW(千瓩)不再需要取得工廠許可證。總部位於倫敦的律師事務所Watson Farley & Williams預估此舉將促進商業房地產業、食品加工業、教育業等使用屋頂光電,為擴大屋頂光電市場奠下基礎。
除了政府鬆綁法規,成本下降也可望帶動需求。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寧波德業(Deye)的泰國市場顧問普拉蓬(Prapunt Harnchai)指出,太陽能板成本顯著下降,從2010年的每千瓩1.5億泰銖(約新台幣1.3億元)到目前降至1,500萬泰銖(約新台幣1,377萬元),相差約10倍。
搭配太陽能光電使用的電池儲能系統(BESS)價格也逐漸降低。一個5瓩時(kWh)的電池儲能系統價格從25萬泰銖(約新台幣22萬元)降至20萬泰銖左右(約新台幣18萬元)。
泰國屋頂光電市場前景備受期待,業者普遍預期泰國將掀起一波建置需求。(圖片來源:Megabangna)
光電業者磨刀霍霍,看好家庭用戶市場成長
而分析師普遍預期,美國川普政府針對東南亞出口的太陽能電池實施高額關稅後,將使中國業者把目光轉向東協及亞洲市場,以低價消化過剩產能。
看好泰國屋頂光電發展,德國電纜製造商Lapp Holding與總部設立在香港的捷成集團(Jebsen and Jessen Group)近期攜手寧波德業在泰國推出新產品及服務。
Lapp Holding與捷成集團的合資公司JJ-Lapp總經理查猜(Chatchai Wajakiet)表示,低價的太陽能板與電池愈來愈受到市場歡迎,目前太陽能買家仍以企業為主,例如辦公大樓房東、製造業者,而家庭用戶將在接下來幾年內大幅成長。
泰國住宅光電業者Energy LIB則是針對聯排式住宅(Townhouse)推出屋頂光電解決方案,主打太陽能板輕薄好安裝,能克服空間不足及成本的限制。
根據東南亞潔淨、可負擔、安全能源計畫(CASE for Southeast Asia)的計畫網站指出,泰國太陽能充足,預估屋頂光電裝置容量潛力達9GW(百萬瓩),但截至2022年僅實現1.8GW,因此仍有龐大市場等待開發。
資料來源:Bangkok Post、The 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