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泰國布局氫能應用 攜中企開發首個商業綠氫項目

EN

(圖片來源:iStock)

泰國即將和一間中國企業合作推出該國首個商業綠氫項目,以促進其綠色及低碳轉型。泰國致力於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並於2065年前實現淨零排放。

雖稱作綠氫,但氫氣本身無色,只是常以顏色來區別來源。以風電、太陽能和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或核能進行電解水所產生氫氣,因碳排最低而被稱作綠氫。

泰國IBCLNG聯手中國能源商 開發25MW電解產氫項目

據《婆羅洲公報》(Borneo Bulletin),中國新能源公司北京明陽氫能科技(Beijing Mingyang Hydrogen Technology)於1月26日和泰國第一間液化天然氣經銷商IBCLNG簽訂協議,將聯手開發一項25MW的電解項目。

依據該協議,IBCLNG將向明陽氫能採購高效能的電解槽,而該中國公司將提供技術及人員支援,在泰國建造可「生產、儲存和使用」的綠氫基礎設施。由此產生的綠氫將輸送至下游鋼鐵業,促進環境友善的「綠色」鋼鐵生產,減少碳足跡並提升生產永續性。

IBCLNG副總經理查恩蘇克(Charernsook Siriyong,音譯)表示,氫能作為一種乾淨、多用途的次級能源具重要意義,在全球能源轉型發揮關鍵作用。他指出,泰國主要依賴從燃燒化石燃料或工業副產品取得的「灰氫」,這在生產過程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

泰企投資氫技術邁向淨零 氫能供電工業區或轉製燃料

查恩蘇克談到,歐盟正逐步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來自碳排放法規相對寬鬆的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水泥、鋁製品、肥料和鋼鐵等產品徵收課徵碳稅,因此「若不這麼做,可能會增加未來出口成本,導致失去在市場的先行者優勢。」

泰國致力於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政府已制定實現該目標的路徑圖,並敦促相關利害關係人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泰國一些大型企業已開始投資氫技術,並向工業園區企業提供氫能發電,或將氫能轉製為合成燃料,以便於運輸等用途。

相關主題
泰國EGCO擴大投資綠能 拚雲林風場今年全數完工
泰國植物肉生產商NRF攜手農民 推動食品供應鏈減碳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