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加坡成立低碳技術研發實驗室 探索捕碳、製氫與生質能

EN

(圖片來源: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斥資6,000萬美元成立了一座企業實驗室,以推動低碳技術的研發,包括碳捕集、生質能轉化和氫能生產等解決方案,幫助該國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

新加坡推動碳密集產業轉型 盼實驗室提供關鍵對策

據《海峽時報》,這座實驗室於4月26日成立,由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及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共同推動。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在啟用儀式上表示,能源、化學等碳密集產業的轉型將是該國首要之務。他提到,裕廊島在這些領域擁有100多間領先企業,政府計劃2050年前將永續商品的產量增加三倍,屆時每年可減排逾600萬噸。

王瑞杰補充,對這些領域的研究,可能是實現新加坡化學和工業中心綠色目標的關鍵途徑。

探索碳捕集與封存解方 消除擴大使用面臨成本阻礙

這座實驗室將在多個領域開發解決方案,例如探索使用新技術捕捉二氧化碳,並將其與海水淡化鹵水和焚化飛灰等工業副產品結合,生產建築材料。

南洋理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利沙克(Grzegorz Lisak)指出,成本仍是擴大碳捕集技術使用的主要障礙,也是這項研究計畫希望解決的問題。

目前,廢棄物轉製能源發電廠排放的CO2濃度通常較低,使該氣體的捕捉困難且昂貴。

再來是永久儲存CO2的問題。根據利沙克,其中一項方法是將CO2注入混凝土,這是長期封存的一種選項,可應用於建築工程。

(圖片來源:南洋理工大學)

研究生質能轉換新技術 擴大應用在飛航等多領域

南洋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學院的教授Xu Rong表示,該研究計畫也將探索生質能轉換技術,例如把棕櫚油廢棄物和甘蔗渣轉化為更綠色、具成本效益的燃料,用在飛航、海事及化學領域。

她指出,永續飛航燃料目前由動物脂肪和蔬菜油製成,其阻礙之一在於數量有限,因此價格仍居高不下。

開發氫能生產新方法 料比傳統做法更具經濟效益

另一主要研究領域是開發可將甲烷轉化為低碳氫的技術,這是要在極度高溫下進行的化學反應。要進行此反應,反應爐須安全且耐熱。這可降低傳統製氫的成本和碳足跡。

這座企業實驗室將匯集來自A*Star、埃克森美孚和南洋理工大學50多名研究員、研究生、大學生和工程師,並由新加坡國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依「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畫」(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2025 plan)進行資助。

輝達、勤業眾信都採用!新加坡新創的浸沒式冷卻技術,如何助資料中心降5成能耗?
新加坡樟宜機場新冷卻技術 每年可省150萬度電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