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星國公布首份政府永續報告 加快跨國碳權合作

EN

新加坡領先其他東南亞國家,公布首份政府永續報告書,除了盤點過去一年的減碳成果,也宣布將逐步淘汰一次性用品,例如會議不再提供瓶裝水,並將政府大樓室內溫度保持在攝氏25度;新加坡也持續推進《巴黎協定》第6.2條的規定,積極與各國簽訂碳權轉讓協議。

新加坡政府15日發布首份永續報告書。(圖片來源:lifeforstock

根據永續發展與環境部(Ministry of Sustaina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 MSE)統計,2022年新加坡公部門碳排370萬噸,與2020年有數據以來相比,減少5.3%,主要因為大士垃圾焚化廠關閉,但隨著疫情後大型基礎建設逐步完工,碳排量預計在2025年達到高峰。

新加坡首任永續發展官林瑞良表示,透明化的報告能促使公部門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同時透過分享永續作為的案例,帶動其他人加入並從中學習。

不過這份報告的碳盤查僅限範疇一與範疇二,也就是直接排放與電力間接排放,至於與供應鏈相關的範疇三,林瑞良表示,「我們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計算出政府上下游的碳排」。

根據MSE報告,新加坡公部門預計在2045年左右實現淨零碳排,有機會較全國目標提前5年達成,主要減碳計畫如下:

  • 乾淨能源車替換率在2035年達到100%
  • 電動巴士替換率在2030年達到50%,並於2040年實現全乾淨能源
  • 太陽能發電量在2030年達到1.5GW
  • 減少一次性用品,如開會不使用瓶裝水
  • 所有政府採購在2028年納入環境永續考量

新加坡政府以身作則,同時要求企業跟進。2024年起,新加坡碳稅將從每噸5新幣提高至25新幣(約新台幣590元),政府為了減緩對企業的衝擊,也同時開放購買海外碳權,來抵銷最多5%的應稅碳排量,MSE樂觀表示,企業很快就能根據巴黎協定取得碳權。

新加坡依據《巴黎協定》6.2條規定,積極與其他國家簽署MOU轉讓減碳成果,並於今(2023)年12月19日首次公布國際碳權(International Carbon Credit, ICC)資格清單,其中只有巴布亞紐幾內亞真正完成簽署導入協議,而碳權將以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Verra旗下的碳驗證標準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美國碳註冊登記處(American Carbon Registry, ACR)及全球碳委員會(Global Carbon Counci, GCC)等4種標準認定,預計2024年1月1日生效。

新加坡政府為了促進在《巴黎協定》框架下的碳權交易,還計畫建立全國碳登記系統,MSE的能源與氣候政策司高級司長張偉杰接受《標普全球》訪問時表示,「系統將與Verra、黃金標準等碳權機構合作,當企業購買或註銷時,交易過程會被記錄下來,並在稅單上顯現出來。」

相關主題
星國逾18%新車是電動車 公共住宅增設快充站點
星日共創綠色數位航運走廊 打造替代燃料供應鏈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