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經濟部長拉菲茲(Rafizi Ramli)透露3月將提交碳捕捉發展草案。(圖片來源:拉菲茲X平台)
為實現淨零目標,馬來西亞正積極推動多種減碳技術,其中碳捕捉將於3月提交發展草案,以協助難減排產業逐步脫碳。根據達證券(TA Securities)預測,馬來西亞碳捕捉技術將在5年內吸引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0億元)的資本投入。
大馬推碳捕捉法案,將成立一站式監管單位
馬來西亞經濟部長拉菲茲(Rafizi Ramli)5日在出席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共同舉辦的研究報告發布會後,向在場記者表示,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漸進式監管框架法案(Carbon Capture, Utilisation, and Storage Progressive Regulatory Framework Bill)的起草已經進入最後階段,預計在3月第一週提交國會審議。
馬來西亞政府在2023年7月公布國家能源轉型藍圖(NETR),將碳捕捉技術納入6大脫碳關鍵項目,預計2030年以前在馬來西亞半島搭建2座、砂拉越1座CCUS中心,總計碳捕捉能力將達每年1,500萬噸。
根據主管機關馬來西亞經濟部的網站,碳捕捉法案適用的範圍將涵蓋整體產業鏈,包括二氧化碳的捕捉、運輸、利用及封存,另外也將成立一站式監管單位,以及具有技術能力的實體負責離岸及陸上封存等。
拉菲茲曾於去年9月表示,馬來西亞已與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為CCUS計畫吸引競標者,預估可在未來30年內新增20萬個工作職缺,創造產值約2,500億美元(約新台幣8兆元)。
馬來西亞國會大樓。(圖片來源:iStock)
大馬碳捕捉具發展優勢,預估吸引逾千億投資
目前較受矚目的合作案,如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及英國碳管理公司Storegga在半島近海Penyu盆地的開發案,預計完成後每年可封存至少500萬噸二氧化碳。
馬來西亞達證券看好該國碳捕捉技術的潛力,並於報告中指出,在混合融資及公私部門合作下,碳捕捉帶來的成長將涉及各領域,且預估未來將捕捉到的碳貨幣化後,馬來西亞有機會成為全球新興碳經濟的主要參與者。
達證券認為,馬來西亞的地質優勢,加上現有油氣產業的基礎設施,為碳捕捉提供絕佳發展條件,且對於油氣業者來說,碳捕捉將是保持永續發展、提升競爭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因此推算如果按照政府每年預計捕捉4,000至8,000萬噸二氧化碳的目標來計算,2030年以前的投資金額有望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