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馬國喊2044年淘汰煤電!為達淨零提升綠電至七成,削減柴汽補貼、推碳稅

EN

馬來西亞副首相尤索夫表示,該國計劃2044年淘汰全部發電廠。(圖片來源:尤索夫臉書

為實現2050年淨零承諾,馬來西亞副首相尤索夫(Fadillah Yusof)25日在一場公開會議中透露,該國已確立淘汰燃煤發電的期程,預計在2035年減少一半的燃煤電廠,並在2044年讓全部發電廠退役,但燃煤發電是該國能源主要來源之一,要實現能源脫碳仍有許多挑戰。

燃煤電廠碳排占四成,馬國力拚能源轉型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馬來西亞能源碳排占總碳排的近一半,其中又以燃煤發電為最大宗,占比約40%,其次是天然氣及石油,因此馬來西亞政府已於2022年承諾,2040年起不再建造新的燃煤發電廠,而其中能源供應缺口,部分將由再生能源補上。

但就怕國家經濟還無法跟上能源轉型腳步,尤索夫在會中也強調,會在維持穩定供電的情況下,降低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同時為勞工提供重塑技能(reskilling)的管道,以把握再生能源產業提供的新就業機會。

根據馬來西亞「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NETR)設定目標,2050年底前再生能源占比要從當前的19%,提升至70%,當中除了點名部署太陽能、生質能及廢棄物能源之外,也將投資更新電網,並透過成立能源交易所(Energy Exchange)進行跨境綠電交易。

除了從供給面下手,馬來西亞政府也企圖降低國內化石燃料的需求,於今(2024)年6月宣布取消多數柴油補貼後,接下來也將削減汽油優惠,預料將推升當地油價,另外還要推出碳稅機制,瞄準鋼鐵等高碳排產業。

(圖片來源:iStock)

淘汰燃煤電廠挑戰大,東南亞國家普遍存在結構性問題

但燃煤電廠要退役可不是一蹴可幾,聯合國底下的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一份報告指出,東南亞及南亞國家得面對三大挑戰,包括嚴重依賴國內外政府金援、市場結構受到監管且有複雜的合約義務、近半數電廠營運僅不到10年。

由於該地區國家多數屬於垂直整合模式,不利新進業者及再生能源業者進入,且原先的購電協議缺乏彈性,就算營運模式難以獲利,還是無法自然淘汰,再加上技術、金融、基建政策不足,都讓能源轉型更加困難。

資料來源:The Edge MalaysiaBloomberg

相關主題
馬來西亞森林保育憑證FCC上線,促企業資助保育、抗氣候災害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