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州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10日受邀到新加坡演講,聚焦砂拉越的再生能源發展進程。(圖片來源:砂拉越總理辦公室)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Sarawak)誓言成為東協綠氫樞紐,計劃憑藉其豐富的水力發電與跨國合作,打造低碳氫能供應鏈。近期更傳出有多家澳洲企業表達投資意願,顯示砂拉越的新能源發展持續吸引海外投資人關注。
砂拉越擴大綠氫布局,力拚東協發展基地
砂拉越州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10日在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演講時重申,砂拉越正在上調再生能源發電規模,預計2035年將達15GW(百萬瓩)。隨著亞洲對清潔能源需求上升,砂拉越也積極擴大綠氫生產。
他強調,砂拉越自詡成為亞太綠氫經濟的領導者,並已與日本、韓國及中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擴展氫能供應鏈。其中,與日韓推動的H2ornbill、H2biscus計畫若順利實施,綠氫年產能可達24萬噸,甚至超越沙烏地阿拉伯的紀錄。
阿邦佐哈里也提及,砂拉越將透過東協電網(Asia Power Grid)加強跨境電力互聯並出口綠電,目標成為「東協電池」(Battery of ASEAN)。他還指出,砂拉越正推動碳捕捉技術以協助難減排產業脫碳,並已成為日本低碳氨的主要供應者之一。
砂拉越氫工廠H2biscus計劃將其氫產出轉化爲氨,再出口到南韓。(圖片來源:Samsung E&A)
砂拉越綠氫發展領先,接連吸引澳洲企業注資
砂拉越的再生能源優勢持續吸引跨國企業關注。今年1月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在世界經濟論壇期間,與澳洲鐵礦巨擘Fortescue舉行場邊會議,雙方達成初步協議,將在民督魯省(Bintulu)投資綠氫中心。
此外,砂拉越-澳洲工商會(SABC)會長田松茂(Rodger Chan Siong Boh) 近期也表示,在一場外交晚宴上得知,澳洲兩項大型投資案將落地砂拉越,計劃投入數十億令吉發展綠鎂與綠氫產業。
砂拉越政府展現推動綠氫的野心,被視為東協發展氫能產業的關鍵角色。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訪問學者Christopher Len指出,若砂拉越能在2年內取得成功,將是東南亞綠氫發展重要的一步,也將為全球綠氫產業立下重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