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砂拉越擬透過區域電網輸出再生能源。(圖片來源:iStock)
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NB,簡稱國能)正在針對連接砂拉越與西馬的電網建置進行可行性研究,作為東協電網(APG)的一部分,未來將有機會提升再生能源供給。不過目前東南亞區域電網的投資相對較少,部分原因歸咎於電網控制權以及成本。
砂拉越再生能源豐富,積極建立電網拚出口
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在新加坡國際能源周(SIEW)期間表示,砂拉越正主動與聯邦政府合作推進東協電網,代表砂拉越的角色進入新的階段,但他沒有進一步說明細節。
同樣出席能源周的砂拉越州能源公司(Sarawak Energy,簡稱砂電)執行長沙比尼(Sharbini Suhaili)則在會議中指出,砂拉越積極建立婆羅洲電網,希望將鄰近的沙巴州(Sabah)、印尼加里曼丹(Kalimantan)以及汶萊(Brunei)電網串聯起來。
砂拉越州能源公司(Sarawak Energy)執行長沙比尼(Sharbini Suhaili)指出,要促成東協電網,私人企業需要政府的支持。(圖片來源:Sarawak Energy)
沙比尼認為,跨國電網帶來的風險相當複雜,需要各國政府的政治共識才能克服,因此要促成東協電網,私人企業需要政府的支持。
兩人的演說凸顯砂拉越的野心,希望透過跨區域電網的建置,以自身再生能源出口優勢,在東協國家能源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砂拉越與新加坡之間的海底電纜、預計輸出1GW(百萬瓩)的計畫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
區域電網成能源轉型關鍵,需克服政治性、成本阻礙
這次能源周不少論壇提到電網基礎建設。大型會計顧問公司普華永道(PwC)的亞太基礎建設主管鄭巧嬌(Jennifer Tay)發現,市場上並不缺乏開發再生能源的資金,但如果要開發商額外付出成本建置電網,則會降低整體計畫的投資意願,尤其開發商還得面臨棄電(curtailment)的風險,也就是為了保持供需平衡、防止電網超載,而削減再生能源供應量。
她同時點出,政府對電網的掌控也是影響私人企業參與的因素,因此「有多邊基金或慈善捐款的加入,可以淡化電網建置的政治性,避免因為改變市場結構及直接投資而觸動敏感神經。」
星展銀行(DBS)能源、再生能源與基礎建設全球主管Kelvin Wong也在會中提到,許多投資者開始了解,下一階段的轉型成長需要更多與電網基建相關的解決方案。他以星展銀行去年協助客戶在印尼建置1萬個智慧電錶為例,成功幫助掌握能源使用趨勢,進而提高電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