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等間歇性再生能源的發展帶動電池儲能系統需求。(圖片來源:iStock)
馬來西亞持續增加太陽能等間歇性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為儲能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當地首批4個大型併網儲能計畫在首輪招標中獲得高度關注,共有超過20家企業參與競標,提交30多份計畫書。參與企業除了大型能源公司外,還包括剛進入再生能源領域的基礎建設與地產開發商。
20多家企業角逐大馬儲能案,TNB得標呼聲高
馬來西亞2024年啟動俗稱MyBeST的大型儲能計畫,計劃建造4座100MW(千瓩)/400MWh(百萬瓦時)的併網儲能系統,並在今年5月開放競標至7月底為止,而得標者建置的儲能系統將於2027年全面投入營運。
馬來西亞媒體《The Edge Malaysia》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這次招標獲得熱烈回響,部分大型企業提交多份計畫案,其中包括大型能源公司,例如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NB)、楊忠禮電力(YTL Power)、馬拉科夫集團(Malakoff Corp),其中TNB被認為得標機率高。
其他競標者包括,2022年才投入再生能源領域的工程及地產開發商金務大公司(GAMUDA)、正在開發第一個大型光電計畫的再生能源與包裝大廠美佳第一(Mega First Corp)、馬來西亞國油旗下的天然氣公司(Petronas Gas)與潔淨能源公司吉塔里(Gentari)。
此外,還有儲能公司BM Greentech、光電承包商柏卡集團(Pekat Group)、旭卉太陽能(Solarvest Holdings)、Samaiden Group等。
大馬首批大型併網儲能計畫吸引20多家企業投標,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NB)也是其中之一。(圖片來源:TNB)
技術與財務模式成得標關鍵?競標結果10月揭曉
消息人士指出,每個計畫建設成本落在2.7億至3億令吉之間(約新台幣19.5億至21.6億元),具體成本視電池系統類型及建設成本而定。
根據招標文件,電池儲能系統採用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是基於容量,一種是以服務費方式收費。前者不論是否使用都會收取固定費用,後者則依儲電與供電次數而定。最終競標結果將於10月公布。
馬來西亞《星報》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當地政府推動大型太陽能計畫「LSS5」(Large Scale Solar 5),讓電網運作更有彈性的儲能系統也逐漸受到重視,而得標的關鍵將取決於技術夥伴以及財務模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