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球
2024-12-17
綠領人才搶手!職缺8年增3.29倍直追AI,哪幾個產業需求最迫切?
全球淨零趨勢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今(17日)公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指出綠領工作機會8年內大增329%,從2017年的5,161個攀升至2萬2,142個,數量已接近人工智慧(AI)領域的2.9萬個,預料在能源轉型與減碳需求帶動下,未來5年將再成長1~3倍。
2024-12-17
永續耶誕節送禮指南!循環皮鞋、再生毛毯,溫暖心意與環保一次到位
冷氣團來襲,在逛街的時候有發現大家都在添購禦寒服飾、配件?適合互相取暖的季節,正好恰逢聖誕節,尤其在聖誕節這樣的節日裡,不僅適合自用,也能溫暖周遭的人事物。
2024-12-17
回顧2024,東南亞10大重要議題(上):越南、大馬邁向綠電自由化,菲律賓躍升全球再生能源投資熱點
綠電自由化、跨國輸電正推動著東南亞國家能源轉型,近期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更宣示,國家淨零時程提前至2050年完成,展現淘汰燃煤發電的決心。隨著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作為長期關注東南亞綠電與碳權市場發展趨勢的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部盤點了過去一年東南亞在「能源」與「減碳」領域發生的重要議題,這些變動將牽動2025年的發展趨勢,本篇文章將聚焦在能源領域。
2024-12-16
電池檢測不必出國!「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啟用,2類產品列安全測試重點
新竹銅鑼的「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今(16日)正式啟用,成為全台最大且設備最完善的儲能系統安全檢測試驗室。未來台灣廠商無需再將產品送往國外檢測,可大幅節省成本與時間。
2024-12-16
IEA首份地熱能報告:頁岩鑽探技術帶動地熱發展,2050年可滿足15%全球電力增長
國際能源總署(IEA)13日發布首份地熱報告,認為頁岩鑽探技術的快速進步,有助於釋放大量未開發的地底資源。若開發成本持續下降,2050年地熱裝置容量可增至800GW(百萬瓩),滿足全球電力需求成長的15%,年發電量相當於美國與印度的電力需求總和。
2024-12-13
SRF是再生能源嗎?一文解析「轉廢為能」的製造過程與法規現況
固體再生燃料(SRF)被認為是減碳和垃圾「轉廢為能」的方法,但也因為伴隨空氣污染,陷入「是否為綠能」爭議,被外界放大檢視。《RECCESSARY》特別整理SRF優缺點與法規現況,帶領讀者認識SRF。
2024-12-12
直擊台達首座MW級水電解製氫測試平台!拚2026年量產,如何把氫能成本壓到甜蜜點?
為超前部署低碳能源,台達12日啟用全台首座MW(百萬瓦)級水電解製氫與氫燃料電池測試平台,位於台達台南南科二廠的淨零科學實驗室。台達氫能事業部總經理蔡文蔭表示,目前再生能源製氫成本為每公斤6美元(新台幣195元),期許未來透過提高製氫效率、降低綠電成本,目標中期製氫成本可以降到每公斤3美元、長期降到2美元以下,更期許攜手台灣國家隊進軍國際。
2024-12-12
環境部預告「碳足跡標籤」新草案:效期縮減至2年、漂綠最高罰百萬
環境部6日預告「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管理辦法」草案,未來沒取得碳足跡核定的產品,不得逕行使用或標示,如果「漂綠」或任意標示,依法可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另外考量現在產品生命週期縮短,碳足跡標籤效期將從5年改為2年。
2024-12-12
SDGs一次搞懂|17項核心目標、台灣實踐案例,解鎖企業永續行動
全球越來越多國家與企業積極朝永續發展邁進,其中「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經成為全球共通的語言。SDGs是什麼?在台灣有哪些實踐案例?《RECCESSARY》將帶您了解SDGs的17項目標及其背後的核心價值。
2024-12-11
BP、捷熱整併離岸風電業務,新公司「JERA Nex bp」拚全球第4大風電商
為了分散離岸風電投資風險,英國石油(BP)與日本捷熱能源(JERA)於9日宣布,要在2030年底前投入58億美元(約新台幣1,856億元),通過合資企業整合各自的離岸風電業務,預料新公司將躋身全球大型開發商及營運商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