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全球

2025-02-12

台灣離岸風電公眾參與時機太晚,彭啓明:盼調整環評讓資訊更透明

在任何土地開發案中,「公眾參與」都不可或缺,不僅有助建立社會信任基礎,也可以減少錯誤資訊流傳。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表示,未來也期許調整環評審核方式,提早公眾參與提升訊息公開透明度,充分揭露案場資訊,並期望在今年環評總體檢納入改善措施。
2025-02-11

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如何申請?投資對象、金額、時程5大QA掌握

台灣環境部去年成功爭取100億元「綠色成長基金」,支持淨零永續新興產業,助力台灣邁向低碳轉型。環境部10日進一步公布相關要點,並將於今年開放申請。《RECCESSARY》整理5個常見QA帶讀者了解投資對象、條件及投資機制,助企業掌握基金申請要點。
2025-02-10

台灣AI儲能技術進軍日本,聯齊、儲盈攜手搶攻海外表後商用儲能市場

台灣人工智慧(AI)技術進軍日本表後儲能。能源新創聯齊科技(NextDrive)今(10日)宣布,將與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儲盈科技(TRUEWIN)建立策略夥伴關係,未來將結合AI需量調控技術與高安全性能UPS鋰鐵儲能系統,共同進軍日本的表後商用儲能市場。
2025-02-10

NDC 3.0|印度、歐盟、澳洲都遲交!NDC截止日187國未提新目標,拖慢全球減碳進度

《巴黎協定》規定各國需每5年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展現減碳承諾。但今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設定的2月10日截止日已過,全球近200個締約國中,仍有187國未提交最新的NDC 3.0。
2025-02-10

歐盟CBAM將放寬?擬豁免8成企業、鎖定碳排大戶,專家憂影響長期氣候目標

歐盟碳邊境稅(CBAM)將於2026年開徵,但近期傳出歐盟正考慮簡化CBAM政策,大幅縮減未來徵收對象。《路透社》報導指出,歐盟考慮調整碳邊境稅的課徵對象,縮減至原計劃的20%,聚焦在占整體碳排放量97%的碳排大戶,有望讓數萬家企業免於繳納CBAM憑證費用。
2025-02-10

英國老屋供暖嚴重「熱洩漏」,政府補助翻新解決能源浪費嗎?

歐洲的冬季寒冷,許多住家都設有暖爐,然而,房屋、管線老舊、房屋建材絕緣差,可能讓產生的熱能無法待在室內,造成能源的浪費,並帶來高額的家庭支出及超出預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5-02-10

CDP 2024年評比成績|第一金拿氣候及森林問卷雙A,台灣大5度獲氣候變遷A級【更新】

世界最大碳揭露組織CDP(國際碳揭露計畫)即將公布最新2024年評比成績與企業A級別名單,已有不少台灣企業搶先公布評比成績。包含台灣大哥大連續5次獲得氣候變遷最高等級A級肯定,公股銀行第一金則獲得CDP氣候及森林問卷雙A評級。
2025-02-08

2030減碳公聽會激戰4小時!今年減量10%難達標,無煤時程、私人運具減排成焦點

環境部日前公告台灣2030年減碳新目標,將減碳幅度提高至28%±2%,同步提出2032年及2035年的減量目標引發討論,7日環境部與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農業部舉行第三期(2026年至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吸引現場與線上參與人數近800人。發言代表涵蓋民間團體、專家學者、公司企業到青年學生等,針對減量目標、電力能源結構與跨部門合作提出許多建言。
2025-02-08

讓AI訓練不再燒電!日本新創TopoLogic的「拓樸材料」如何解決耗能挑戰?

AI應用越來越普及且廣泛,世界都在嘗試解決附加的耗電問題。日本新創TopoLogic想要透過東京大學研究的「拓樸材料」找出解方。
2025-02-08

區域電網新機遇3》菲律賓送電回台可行嗎?問題不在技術,綠電、海底電纜商曝區域電網最大挑戰

為滿足台灣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從綠電資源豐富的菲律賓送電回台究竟是否具有可行性?《RECCESSARY》訪問全台唯一跨足海底電纜領域的華新麗華跟佈局菲律賓的再生能源售電業者泓德能源,剖析台灣邁進區域電網的機會跟挑戰,業者指出區域電網的線纜佈置更加繁複,需要先有完善的可行性分析;此外,台灣的電力交易規範也尚未完善,尚無區域電網輸電的規範跟經驗。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