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
2024-12-03
AI打造的「礦物的Google地圖」!獲比爾蓋茲投資的KoBold Metals如何改寫採礦未來?
「要解決全球暖化,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電氣化,且必須在未來30年內完成。」KoBold Metals創辦人Kurt House指出,從手機到電動車,電子設備的市場需求正在迅速增長。面對這一迫切需求,新創KoBold所做的正是解決最大的煩惱——「哪裡有礦?」
2024-11-29
海洋碳捕捉崛起:新創Captura挑戰每噸100美元吸碳,拚2026年全面商業化
碳捕捉技術發展緩慢,成本過高是主要原因之ㄧ。但美國有間新創公司Captura正致力於開發一種海洋吸碳技術,宣稱可將成本減半。該公司已吸引日本航空、沙烏地阿美石油等指標性企業投資,並計劃最快於2026年全面推向市場。
2024-11-28
台達電助台中港導入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攜手台灣港務打造低碳永續商港
綠色港口是全球港口經營未來趨勢,台達電今(28日)宣布,成功為台灣港務公司台中分公司在台中港導入智慧園區解決方案。該方案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整合了港口的用電、用水及再生能源資訊,並顯示碳排放和綜合能耗數據。其高擴充性的系統架構也能支援未來電動車充電和儲能系統等設施的整合,幫助台中港邁向低碳願景。
2024-11-22
台達電17度參與氣候峰會,COP29分享AI資料中心節能與淨零建築解方
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22日閉幕,連續17年前進COP的台達電21日主辦官方周邊會議,分享探討人工智慧(AI)時代資料中心的節能解方,以及如何透過技術與創新合作實現淨零建築。
2024-11-13
走進首座電動車需量反應示範社區,銳能、台電如何用「ELMO」機制穩定電網?
電動車可彈性充放電特性,可用來支持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e,DR)市場的運作。台電以電動車專設一戶規劃「電力負載智慧管理系統(ELMO)」系統,在電動車能源管理系統商銳能智慧科技的協助下,首座社區充電樁示範案已於12日完成需量反應測試驗收,對於未來「社區專設一戶」規劃,銳能,業務經理蔡自偉指出,凝聚社區共識,預算跟安全意識為最大挑戰。
2024-11-07
AI化身節電顧問!連鎖企業必看的「用電可視化」策略,日本全面推廣怎麼做?
除了再生能源、儲能技術和智慧電表,節能領域現在又多了AI這個神隊友。AI不僅能精準分析用電數據,還能進行智慧管理,節電率至少提高5~10%,更厲害的是,還會平衡電網供電、自主發電和儲電。
2024-11-06
儲能系統有哪幾種?調節電網、備用電力...實際應用一次看
隨著再生能源崛起,儲能成為穩定電力供應的重要技術。《RECCESSARY》帶你了解儲能系統對電網為何重要,並分析3種主要儲能方式:物理儲能、電磁儲能及電化學儲能,以及儲能系統有哪些實際應用方向。
2024-11-04
颱風侵襲農損慘重!怎麼種出耐操又勇健的稻米?科學家找「逆境蛋白」關鍵基因
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衝擊全球農業生產。提升水稻適應力不只勢在必行,更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但為什麼米種得好好的,還要研究如何抵抗逆境呢?哪種方式比較能派上用場?台灣現在已經能做到什麼程度了呢?
2024-10-31
碳捕捉原理與方法是什麼?從國際抓碳案例,深度解析機會與挑戰
為緩解氣候變遷、控制全球升溫,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與人為碳排放已是當務之急,如何捕捉二氧化碳進行再利用與封存,將成為重要課題。《RECCESSARY》特別整理碳捕捉的特點與重要性,帶讀者一次看。
2024-10-29
2030年鋰電池回收商機破百億美元!工研院如何打造台灣獨有電池循環經濟?
隨著科技進步與環保意識抬頭,鋰電池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力設備。從手機、平板到電動車,鋰電池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如何處理大量廢棄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