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政策與規範

2025-04-15

川普挺「美麗、乾淨」的煤炭業供電AI,簽行政令擴大採礦、燃煤發電

為重振煤炭產業,美國總統川普8日簽下四道行政命令,要求即除役的燃煤電廠火力全開,繼續發電,以因應日益攀升的電力需求。他賦予煤炭新的形容詞,稱過去對「美麗、乾淨」的煤有太多歧視,他將鬆綁限制煤炭的環保法規。
2025-04-14

全球航運碳定價2027年開徵!每噸3千起跳,海運、出口商該如何因應?【分析】

聯合國旗下國際海事組織(IMO)11日通過全球首項針對航運業的碳定價機制,預計2027年生效,未來船舶碳排若超出配額,將需支付每噸最高380美元(約新台幣1萬2,160元)的溫室氣體排放費。但部分成員國認為,這項決議對航運業脫碳的推動力道仍不及課徵碳稅來得強。《RECCESSARY》碳市場分析師胡湘渝則表示,全球碳定價已是當前發展趨勢,建議企業可從2大方向積極因應。
2025-04-10

強化公部門氣候調適能力,環境部預告「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草案

為提升各級政府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氣候調適能力,強化氣候風險管理,環境部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18條規定,預告「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草案。
2025-04-08

《歐盟氣候法》將放寬?減排9成中期目標遭批過嚴,擬借助國際碳權淨零

歐盟內部要求放寬氣候政策的聲音不斷升高,近日有重量級議員呼籲調降2040年減排目標,警告若規定過於嚴苛可能壓垮製造業,甚至導致去工業化。歐盟執委會也正討論是否允許成員國透過跨國減排合作取得碳權,作為自身實現氣候目標的工具。
2025-04-07

航運淨零靠碳稅或碳權?IMO成員國分歧難解,專家點出碳市場波動隱憂

國際海事組織(IMO)旗下的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7日展開為期5天的會議,聚焦航運業的技術規範、能源效率與污染防治等議題,其中如何減少船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是否徵收「碳稅」成討論焦點。目前成員國態度分歧,尤其歐盟可能妥協,接受以碳權交易取代碳稅,使得外界關注此舉是否將削弱碳稅推動,甚至衝擊氣候融資進展。
2025-04-02

川普關稅戰壓垮歐盟車廠?歐洲議會醞釀推翻油車禁售令,最快4月啟動討論

歐盟執委會正式提案放寬汽車減排期限,為車廠爭取額外2年緩衝期。不過歐洲車廠正面臨需求疲軟、中國競爭加劇,以及美國關稅等多重壓力,使得歐洲議會正醞釀一股推翻燃油車禁令的聲浪,最快4月將啟動修正案討論。
2025-03-28

4月電價確定不漲!台電估虧損再擴大500億元,祭4大措施開源節流

原先外界預期電價調漲勢在必行,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今(28日)召開卻大逆轉,委員以共識決決議4月電價不調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指出,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避免對造成物價的影響,拍板電價全面凍漲,並希望各界能全力支持撥補台電1,000億元預算。
2025-03-28

永續航空燃油成本飆升,2030年產量難達標!歐洲17家航空要求放寬SAF規定

歐盟要求擴大使用永續航空燃料(SAF)引發航空業強烈反彈。歐洲17家主要航空公司於27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目前綠色燃料供應不足且成本過高,對航空業減碳目標帶來沉重壓力。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也直言,歐盟的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2025-03-26

拚城市氣候韌性!國環院、國土署簽MOU,跨部會聯手強化氣候調適作為

為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影響,以提升氣候調適能力,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簡稱國環院)26日跟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簡稱國土署)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氣候變遷觀測科研量能與國土規劃應用,國環院院長劉宗勇指出,氣候變遷防災等前置作業就是「氣候調適」,氣候變遷調適跟國土韌性息息相關,藉由跨部門通力合作跟資訊共享,有助強化氣候調適量能。
2025-03-26

COP30前導會》彼得堡氣候對話40國齊聚,德國:國際行動不因美國退出停滯

第16屆彼得堡氣候對話(Petersberg Climate Dialogue)25日於德國柏林召開,這場為期兩天的會議吸引約40個國家代表出席,被視為巴西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的會前會,也凸顯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後,其他各國持續推進氣候行動的決心。
1 2 3 4 5 6 7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