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市場

2024-01-24

Google簽離岸風電PPA 供應英國新建數據中心綠電

跨國科技巨頭谷歌(Google)在英國倫敦北部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的沃爾瑟姆克羅斯(Waltham Cross)開始打造斥資1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並將由蘇格蘭的離岸風場提供電力。
2024-01-16

IEA:2023年再生能源成長50% 增速20年來最快

綠色能源規模持續擴大,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較前一年大幅成長50%,增加510GW,增速是20年來最快,總裝置容量來到3,700GW,其中太陽能增幅占3/4最多,而中國是最大貢獻國。
2024-01-03

2024年五大永續發展關鍵 範疇三減碳與亞洲選舉入列

全球再生能源發電容量預計今年超過4,500GW,與化石燃料相當,企業勢必更關注綠能永續發展趨勢,網路媒體《Eco-Business》歸納5大足以改變產業與社會的關鍵因素,包括範疇3供應鏈減碳、亞洲電動車發展、選舉熱潮、漂綠意識,以及人工智慧引發的勞工權益問題。
2023-12-26

國際碳權交易疲軟 芝商所期貨價格創新低

由於森林碳抵換效益遭質疑,讓航空公司與其他主要碳權買家開始避開交易市場,導致碳權期貨從2021年高點至今崩跌90%,恐拖累全球減碳進度。
2023-12-20

阿聯新創大舉開發非洲碳權 引來碳權殖民及漂綠疑慮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新創「藍碳」(Blue Carbon)低調在世界各地開發森林碳權,光是與非洲5個國家合作的土地面積,就幾乎與整個英國一樣大,且因為相關規定與資訊揭露不足,多次引來碳權殖民及漂綠的批評。
2023-12-15

自發自用光電開放賣予售電業 台灣綠電市場估年增86億度

台灣產業對綠電需求殷切,經濟部14日宣布,開放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太陽光電第2、3型)所發綠電,可銷售給再生能源售電業,再由再生能源售電業轉售予企業用戶,此舉預估有助每年增加86億度電進入綠電市場。
2023-12-12

企業內部定價降碳風險 每噸價差可達1600美元

COP28預計今(12)日落幕,儘管沒有將全球碳價標準化,但「碳排有價」的概念已經開始發酵,從政府組織到大型企業不約而同建立起碳定價機制,《路透社》觀察到,內部碳定價的價格範圍相當廣泛,每噸最低不到1美元,最高甚至可到1600美元(約新台幣31元到5萬元)。
2023-12-12

台灣碳交所將啟動首批碳權交易 每噸訂價5至15美元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2023)年8月在高雄正式揭牌,預計12月22日啟動碳權交易,首批掛牌的國外碳權來自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個國家,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訂價預計落在5至15美元。
2023-11-30

第二批小額綠電60家企業得標 北北桃製造業占多數

台電今(30)日公布第二批「小額綠電」標售結果,本次有66家企業參與投標,60家企業得標,投標用戶逾三成是北北桃地區企業,且超過七成是製造業,最受企業歡迎的商品是本次新增的「10萬度5年期」。
2023-11-29

維珍航空100%永續燃料客機首航 歐洲SAF投資現況一覽

英國維珍航空(Virgin Atlantic)28日一架從倫敦飛往紐約的客機,全程使用100%永續飛航燃料來飛行。歐洲航空公司正擴大投資並簽署協議,確保永續飛航燃料(SAF)的供應,以實現歐盟減少航空業碳足跡所制定目標。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