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市場

2024-07-19

台達電、富邦金都上榜!《時代》揭曉2024年全球最永續企業,蘋果、Google為何名次不佳?

時代雜誌(TIME)與數據分析公司Statista公布最新的「2024年全球最永續企業」排行榜,評選團隊從全球5,000多家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中篩選出500家來自30多個國家的永續企業。其中,台灣企業表現亮眼,台達電奪下全球永續企業的第24名,而台新金、富邦金、中華電、元大金和國泰金均排在百名以內。
2024-07-17

武漢老舊社區變身近零碳社區!屋頂光電如何實現社區、企業、居民共贏?

中國武漢市的建設社區實現了「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成為中國近零碳社區的範例。他們不僅做到了減少社區能源系統的碳排放,還同時做到「社區-企業-居民三贏」,為老舊社區的能源改造,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方,這個「三贏」模式具體是什麼?
2024-07-17

川普欽定副手搭擋范斯是誰?曾稱電動車是騙局,反對無條件補貼再生能源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式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並選出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范斯(J.D. Vance)擔任副手,兩人合作被認為將更加鞏固支持化石燃料以及淡化氣候變遷的影響,恐不利再生能源及電動車的發展。
2024-07-17

大亞打造台中首個E-dReg 100MW儲能場,獲八家銀行支持完成39.2億聯貸案

纜線大廠大亞集團於台中市首個輸電級E-dReg 100MW儲能場,16日正式簽署聯合授信協議,獲得永豐銀行共八家銀行支持,合計額度達新台幣39.2億元,建成後將提供每日20萬度的儲電量,以增加中部地區電力供應,協助地方能源轉型。
2024-07-16

航運碳稅來臨,永續燃料供應不足!馬士基、台灣貨櫃三雄怎麼應對脫碳壓力?

企業拚淨零除了自行減碳外,與供應鏈息息相關的範疇三減碳也逐漸受到關注。根據碳揭露專案(CDP)調查,在所有產業中,範疇三碳排量平均約占整體總排放量的75%,其中產品貨物的運輸及配送產生的碳排不容小覷,國際船運碳排更在2022年一口氣成長5%,推升總碳排逼近疫情前的高點。
2024-07-16

台灣首例造林碳匯專案!水利署「東埔蚋溪專案」通過註冊,將取得605噸碳權

經濟部水利署取得台灣首例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註冊!水利署以「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植樹」案場向環境部提出註冊申請,12日經審查通過,完成台灣首例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註冊。該專案造林面積約2.25公頃,預計30年可取得減碳額度約60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碳權。
2024-07-15

經濟部估未來十年用電年均成長2.8%,將應AI需求推動儲能等三項建設

經濟部能源署今(15日)公布最新「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揭露2023年供電情勢。能源署長游振偉表示,因應AI產業電力需求增加,本次報告特別規劃了未來10年長期用電需求與規劃建設藍圖,預估到2030年用電成長約12〜13%。
2024-07-12

RE100為何不接受核能?怎麼看科技業轉向支持CFE?RE100主席一次解答

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能源總監、再生能源倡議RE100主席齊民斯(Sam Kimmins)表示,RE100與24/7 CFE是互補的計畫,並提醒外界不應該為了再生能源與核能的爭論,而暫緩再生能源的投資。
2024-07-10

Google碳中和計畫破功!AI資料中心推升碳排近五成,未來轉攻這類型碳權

美國科技巨擘Google的永續作為徹底轉向,根據最近一期的環境報告書,Google過去引以為傲的營運碳中和,已經在去(2023)年破功,而且也不再透過大規模購買碳權抵銷碳排,而是專注開發碳移除技術,補足無法減排的剩餘碳排;此外,報告也指出,Google碳排不減反增,5年內大幅成長近5成,主要原因是人工智慧(AI)發展推高資料中心能源消耗以及供應鏈碳排大增。
2024-07-09

AI不是只會吃電!搭配再生能源發展規模上看3.7兆元,如何加速三大產業綠色轉型?

資料中心被稱為吃電怪獸,因為電腦運算會消耗大量用電,更難實現減碳目標,但實際應用人工智慧(AI)減碳及能源轉型的成功案例不少。研究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預估,AI應用在再生能源領域的市場規模,可望在2032年逼近1,150億美元(約新台幣3.7兆元),這麼大的市場也吸引不少公司投入,AI如何幫助各行各業實現綠色轉型?《RECCESSARY》整理三大應用案例。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