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市場
2024-11-15
SMR、核融合是什麼?全球掀核能復興潮,技術優缺點、國際動態一文掌握
面對氣候變遷,大眾對再生能源寄與厚望,但發電量往往只能「看天吃飯」,因此具有低碳、供電穩定特性的核能備受各國青睞,《RECCESSARY》特別整理核能發電技術優缺點與國內外新進展,提供讀者一次掌握。
2024-11-14
氫能成潔淨能源新寵:藍氫、綠氫怎麼分,台灣如何跟上趨勢?
氫能具備乾淨、高效率的特性,被視為未來綠色能源的關鍵解方之一,隨著全球淨零排放壓力增加,氫能技術逐漸受到關注,台灣也正積極探索氫能的發展潛力。《RECCESSARY》帶你了解氫能的產生方式、優缺點、應用範疇及台灣目前發展趨勢。
2024-11-12
台電小額綠電2千萬度將開賣,首度加入離岸風電、推出全日型日間型各6組合
台電今年小額綠電首次納入離岸風電,明(13日)起正式起跑開賣,總額2千萬度綠電,且結合用戶用電特性,設計更多元、不同年期的綠電商品組合並規劃「彈性購買機制」,盼滿足中小企業減碳需求,讓綠電交易市場更多元。
2024-11-08
瞄準澳洲電力自由化商機,泓德能源斥9.32億投資ZEN Energy扎根市場
泓德能源積極部署海外市場,已在日本、澳洲與菲律賓輸出軟硬體整合服務,日前泓德能源董事會更決議投資約4,300萬澳幣(約9.32億台幣)到澳洲電力零售商ZEN Energy,交易完成後將取得ZEN Energy股權9.7%,正式扎根澳洲電力市場。
2024-11-08
台浮動式風電示範計畫難產,日韓領先卡位!開發商籲:納入今年綠電躉購費率討論
經濟部規劃在年底公布浮式離岸風場示範計畫草案,但因仍在內部溝通獎勵機制,時程恐再延後。對比日韓等鄰近國家在浮動式風電發展進度超前,國內浮動式離岸風電開發商呼籲,希望114年度(2025)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年度會議納入浮式風電,才會對台灣浮動式風電市場產生定錨效應。
2024-11-07
TASS 2024開展!78歲台泥轉攻新能源創451億收益,專家解析企業淨零4大挑戰
台灣2023年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這不僅是減碳挑戰,更是轉型升級的契機。水泥大廠台泥6日出席「TASS 2024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提到,透過低碳轉型,去年已創造出451億元營收;現場專家則指出,若企業希望達成淨零目標,有4項關鍵挑戰需克服。
2024-11-07
dReg、E-dReg是什麼?白話解析電力交易平台的運作與申請流程
電業自由化後,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扮演活化民間自有設備資源、擴大電力市場參與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重要角色。《RECCESSARY》整理台電電力交易平台運作模式,解析平台方向與交易機制。
2024-11-05
核能復興添變數?亞馬遜資料中心「共址」申請遇阻,專家:虛擬購電成短期替代方案
美國科技巨擘亞馬遜(Amazon)計劃讓賓州的資料中心使用核能供電,卻遇上監管單位阻礙。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RC)以可能危及電網穩定性且增加電費為由,否決了亞馬遜與核電廠直接連接的申請,為AI掀起的核能復興增添變數。
2024-11-01
風力發電原理、優缺點是什麼?台灣區塊開發進度一文掌握
藉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風能吹拂,帶動發電機運轉,風力發電可以說是歷史相當悠久的再生能源技術,如今風電更是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要推手,《RECCESSARY》整理台灣風力發電發展歷程,解析風電的優缺點與機會。
2024-10-31
聯電、世界先進都找他幫忙減碳!展綠科技6300萬元Pre-A輪募資成功到位
物聯網新創展綠科技於24日宣布,完成新台幣6,300萬元Pre-A輪募資。此輪由鴻海與中信金控一起成立的和順興創投領投,其他投資方包括金石創投、鴻海、中信金、財報狗共同創辦人吳敏哲、SIC永續影響力、美國投資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