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市場

2024-11-27

遠東新世紀揭「3個50」綠色轉型雄心,副總黃全億:再生原料也能創造高價值

遠東新世紀從紡織傳產成功轉型循環經濟模範生,今(27日)副總經理黃全億出席商業周刊「碳競爭力百強」 高峰會分享企業綠色轉型,指出再生材料不應視為次級品,其品質應等同原生材料,並可藉由優化材料設計為循環經濟創造更高價值。
2024-11-26

減碳壓力席捲美國車廠!特斯拉碳權趁勢翻倍,哪間大廠背負最高碳排赤字?

美國環保署最新報告指出,全國車廠去年碳排赤字高達1,100萬噸,顯示傳統車廠正面臨龐大的減碳壓力。反觀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去年憑藉電動車銷售獲得約3,400萬個碳權,在碳權出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此外在車輛能源效率上也領先其他車廠。
2024-11-22

台泥快攻海外低碳水泥、儲能,張安平呼籲:台版CBAM規劃不要比歐洲慢

台泥22日召開第三季法說會,針對台泥在台灣、中國、歐洲、非洲四大市場的發展,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坦言,台灣的風險最大,因為明年即將課徵碳費,但台版CBAM(碳邊境稅)尚未跟進,盼台版CBAM可以跟著歐盟CBAM一樣在2026年底第四季推出,他也同步預告,未來台泥將以碳費最嚴謹優惠費率A方案為目標。
2024-11-22

RE100是什麼?台積電、鴻海響應100%綠電,揭背後商業考量

綠色轉型浪潮下,加入RE100是部分企業的減碳證明,在實現環境效益的同時,也有助於提升獲利,並進而形成綠色供應鏈。那麼企業該如何加入?目前有哪些台灣企業響應?《RECCESSARY》帶您快速了解。
2024-11-21

台電攜大同啟用60MW冬山儲能!採E-dReg、FPPM技術,穩定夜尖峰用電

台灣再生能源再添儲能新軍,台電20日在宜蘭啟用60MW(千瓩)冬山儲能系統,是全台唯一可實測系統慣量的儲能系統。冬山儲能採用「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E-dReg)技術,不僅具備電能轉移功能,還能穩定夜尖峰電力供應。儲電量達8.5萬度,等同可滿足約8,000戶家庭一整天用電需求。
2024-11-21

台灣地熱蘊藏量達40GW!一文掌握最新發電進度、技術優缺點

在總統賴清德的二次能源轉型計畫中,地熱扮演重要角色,被視為極具潛力且供電穩定的再生能源新選擇。《RECCESSARY》特別整理地熱的特點與重要性,帶讀者一次了解。
2024-11-18

台泥攜百家營建業組「低碳先行者聯盟」,籲進口產品也應揭露碳足跡

台泥今(18日)與百家營建業者共同組成「低碳營建先行者聯盟」。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目前台灣建築法規尚未與國際接軌,而歐洲已規定2030年起公共建設新建案要淨零排放,涵蓋綠鋼、低碳混凝土等領域。張安平強調,台泥還可以更低碳,並建議實現公平競爭,要求進口與本地產品都應揭露產品碳足跡。
2024-11-16

特斯拉Cybertruck來了!台灣上路有多難?MIT揭露電動貨卡減碳成效

繼FUSO eCanter推出後,又有一款電動貨卡登台。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的貨卡Cybertruck 15日起正式在台北市信義區展開靜態巡演,預料將吸引不少車迷到場賞車,而隨著車輛走向低碳電動化,電動貨卡的減碳成效也同樣受到關注。
2024-11-16

COP29通過的《巴黎協定》第6.4條是什麼?對台灣有何影響?5個QA一次看懂

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11日在亞塞拜然巴庫召開,首日碳市場議題即獲得重大進展,通過依《巴黎協定》第6.4條建立的全球碳市場機制草案,有望為各國節省8兆元減碳成本。但《巴黎協定》第6條是什麼、對台灣與全球碳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RECCESSARY》特別整理資料供讀者一次了解。
2024-11-15

亞太離岸風電衝56GW!資源搶奪、企業購電瓶頸未解,產業聚落何時迎曙光?

為滿足企業RE100目標,太陽能跟離岸風電扮演台灣再生能源雙引擎。風睿能源董事長林雍堯14日出席「2024再生能源高峰論壇」表示對台灣風電產業有信心,儘管面臨「全球搶資源成本漲」、「台電躉購費率走向CPPA(企業購售電合約)轉換期」2大挑戰,但預料在未來2到3年內形成亞洲產業群聚,有望壯大市場發展。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