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市場

2024-12-19

台灣綠電價格缺乏競爭力!RE100最新報告籲風電國產化、躉購費率政策退場

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帶領企業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目前台灣已有超過120家外商及本土企業成為RE100會員。RE100台灣合作夥伴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9日)最新發表「RE100台灣2024報告」,點出RE100企業在採購綠電碰到兩大挑戰——綠電價格缺乏競爭力、再生能源取得困難,並提出相關建言。
2024-12-19

【更新】離岸風電CPPA再傳好消息,聯電買下CIP渢妙一期30年超過300億度綠電

半導體晶圓代工廠聯華電子18日正式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渢妙一期簽署企業購電協議(CPPA),聯電將承購該風場至少30年、總量超過300億度的再生能源,為聯電至今規模最大的再生能源交易案。
2024-12-18

綠能浪潮推升電網人才需求!面對科技龍頭搶才,電力業如何找到留人關鍵?

淨零轉型與人工智慧(AI)應用勢不可擋。面對低碳電力需求持續攀升,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台灣面臨的能源挑戰不在於缺電,而是如何提升電力品質。他強調,台電需要更多電業專業人才,同時用電端也需具備電網專業的協作人才,凸顯電力能源領域對專業人力的需求。
2024-12-18

眺望2025|RECCESSARY線上論壇12/26開講,深度剖析台灣碳權、綠電挑戰與解方

國際綠電與碳權趨勢媒體平台《RECCESSARY》主辦的「台灣綠電與碳市場發展論壇」將於12月26日下午2時舉行線上論壇,廣邀專家學者分析目前綠電與碳市場面臨僵固性的原因及提高市場效率的解方,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4-12-18

回顧2024,東南亞10大重要議題(下):泰國、越南碳政策將啟動,核能成淨零重要選項

碳定價(carbon pricing)被視為是管理碳排的重要經濟工具,為促進企業減碳,泰國預計2025年起徵收碳稅,預計每噸200泰銖(約新台幣189元)起徵;越南規劃試行總量管制(ETS),首波針對150家碳排大戶。隨著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作為長期關注東南亞綠電與碳權市場發展趨勢的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部盤點了過去一年東南亞在「能源」與「減碳」領域發生的重要議題,這些變動將牽動2025年的發展趨勢,本篇文章將聚焦在減碳領域。
2024-12-17

綠領人才搶手!職缺8年增3.29倍直追AI,哪幾個產業需求最迫切?

全球淨零趨勢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今(17日)公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指出綠領工作機會8年內大增329%,從2017年的5,161個攀升至2萬2,142個,數量已接近人工智慧(AI)領域的2.9萬個,預料在能源轉型與減碳需求帶動下,未來5年將再成長1~3倍。
2024-12-17

回顧2024,東南亞10大重要議題(上):越南、大馬邁向綠電自由化,菲律賓躍升全球再生能源投資熱點

綠電自由化、跨國輸電正推動著東南亞國家能源轉型,近期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更宣示,國家淨零時程提前至2050年完成,展現淘汰燃煤發電的決心。隨著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作為長期關注東南亞綠電與碳權市場發展趨勢的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部盤點了過去一年東南亞在「能源」與「減碳」領域發生的重要議題,這些變動將牽動2025年的發展趨勢,本篇文章將聚焦在能源領域。
2024-12-16

IEA首份地熱能報告:頁岩鑽探技術帶動地熱發展,2050年可滿足15%全球電力增長

國際能源總署(IEA)13日發布首份地熱報告,認為頁岩鑽探技術的快速進步,有助於釋放大量未開發的地底資源。若開發成本持續下降,2050年地熱裝置容量可增至800GW(百萬瓩),滿足全球電力需求成長的15%,年發電量相當於美國與印度的電力需求總和。
2024-12-13

SRF是再生能源嗎?一文解析「轉廢為能」的製造過程與法規現況

固體再生燃料(SRF)被認為是減碳和垃圾「轉廢為能」的方法,但也因為伴隨空氣污染,陷入「是否為綠能」爭議,被外界放大檢視。《RECCESSARY》特別整理SRF優缺點與法規現況,帶領讀者認識SRF。
2024-12-11

BP、捷熱整併離岸風電業務,新公司「JERA Nex bp」拚全球第4大風電商

為了分散離岸風電投資風險,英國石油(BP)與日本捷熱能源(JERA)於9日宣布,要在2030年底前投入58億美元(約新台幣1,856億元),通過合資企業整合各自的離岸風電業務,預料新公司將躋身全球大型開發商及營運商的行列。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