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環境

2025-01-20

氣候通膨衝擊家戶支出3年增加8000元,環境部:通膨討論需更多科學佐證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計算通貨膨脹的依據,然而台灣已經連續三年突破2%警戒線,綠色和平召開記者會指出,極端氣候事件導致的農作物減產、生產力下降及供應鏈中斷,已改變供需平衡推高生活成本,三年內讓台灣家庭支出增加8000元;對此環境部認為,環境部同樣重視氣候變遷與減碳工作,但通膨討論需更謹慎與更多數據。
2025-01-14

洛杉磯野火重創碳抵換林地,極端氣候釀成的「天候鞭笞」為何加劇災情?

美國加州洛杉磯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野火災情,數萬居民被迫撤離家園。有科學家指出,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天氣是主因之一。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在極度潮溼與乾燥之間快速變化而形成的「天候鞭笞」(weather whiplash)現象,可能進一步增加全球野火發生的頻率。
2025-01-13

洛杉磯野火恐創史上最大財損!台積電鳳凰城廠會是下一個危險熱點嗎?

洛杉磯野火肆虐,災難蔓延至好萊塢明星住宅與知名地標,迄今已造成7人死亡,20萬人被迫撤離。不少股民擔憂,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台積電美國首座晶圓廠所在地,是否也會步入野火威脅的風險區?
2024-12-19

從農業廢料到高端時裝,丹麥品牌如何用低碳材質改寫時尚供應鏈?

全球環境變遷下,氣候異常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無法忽視的現實。其中為全球第二大污染來源的時尚產業面臨更大的革新壓力,重新思考材料供應鏈,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材料。在丹麥致力於永續時尚的品牌 GANNI 在2022年開啟「未來面料計畫」,投入低碳材質的開發與應用,開啟大家對於未來應用於服飾材質的想像。
2024-12-17

永續耶誕節送禮指南!循環皮鞋、再生毛毯,溫暖心意與環保一次到位

冷氣團來襲,在逛街的時候有發現大家都在添購禦寒服飾、配件?適合互相取暖的季節,正好恰逢聖誕節,尤其在聖誕節這樣的節日裡,不僅適合自用,也能溫暖周遭的人事物。
2024-12-09

每年有害環境補貼增至2.6兆美元,超過4成流向化石燃料產業

全球氣候資金籌措困難,政府卻花大筆資金補助化石燃料?研究揭露,政府每年用在砍伐森林、化石燃料、農藥等有害環境的補貼高達2.6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2.5%。跟2022年相比,高出了8000億美元。有些補貼原本是為了協助弱勢取得便宜的食物、水、或是能源,卻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環境。
2024-12-06

台灣大助台江廢魚塭變藍碳庫,首創「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為何特別?

提升自然碳匯是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策略。台灣大哥大昨(5日)宣布啟動「藍碳紅樹林復育計畫」,明年起在台南台江國家公園的廢棄魚塭種植3,000棵紅樹林,並打造兼具生態保育與科學研究的示範基地。這項為期3年的「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實驗預計每公頃每年可吸收77公噸二氧化碳。
2024-12-06

計劃來場綠色旅行?旅遊網站Tripadvisor揭曉2024全球最永續旅遊城市

度過疫情年的時期,愈來愈多人開始重啟國內外旅遊,同時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人們的旅遊觀念也在悄然轉變,並更加重視對環境的愛護與尊重。
2024-11-29

網購不忘愛地球!亞馬遜教你挑選二手與永續商品,看懂氣候友善徽章

線上購物也可以挑選環境友善的產品,在《CNN》日常產品及服務指南平台,分享在美國電商平台亞馬遜購物有機會實踐永續購物,一起試試綠色消費的新嘗試。
2024-11-26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釜山登場,減塑行動5大關鍵QA一次看懂

全球每年產生約4億噸塑膠垃圾,對環境帶來嚴重威脅。為了應對塑膠污染,聯合國2022年起推動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其中,第五輪談判(INC-5)於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南韓釜山舉行,這場決定性的會議預計將是最終回談判,因此備受國際矚目。《RECCESSARY》整理5大QA,帶讀者深入了解。
1 2 3 4 5 6 7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