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 服務業及其他

服務業及其他

2025-04-09

新加坡擴大碳權外交,敲定與智利、秘魯合作!年底將再啟新標案

為擴大碳權來源、增加抵換選項,新加坡近期積極拓展國際碳權合作夥伴,一週內相繼與秘魯和智利簽署協議。政府也預告將在年底前啟動新一輪海外碳權採購標案,希望透過多元途徑爭取高品質碳權,以降低市場不確定性。
2025-04-08

《歐盟氣候法》將放寬?減排9成中期目標遭批過嚴,擬借助國際碳權淨零

歐盟內部要求放寬氣候政策的聲音不斷升高,近日有重量級議員呼籲調降2040年減排目標,警告若規定過於嚴苛可能壓垮製造業,甚至導致去工業化。歐盟執委會也正討論是否允許成員國透過跨國減排合作取得碳權,作為自身實現氣候目標的工具。
2025-04-02

證交所拚「亞洲那斯達克」!帶創新板前進東南亞,首波瞄準4產業合作

目標台灣創新板成「亞洲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與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日)舉辦「TWSE X KPMG 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簽約典禮」,共同推動創新板企業進軍東南亞市場,進行招商引資和業務媒合,首波將以人工智慧(AI)、無人機、智慧醫療、機器人為主。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將協助創新板擴大在東南亞業務,進軍國際。
2025-03-31

瑞穗創日本銀行業先例,加入NextGen平台買碳權!金融業為何開始關注碳移除?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看好碳移除碳權市場前景,3月28日宣布加入NextGen平台,成為碳權買家之一。瑞穗將以每噸平均200美元(約新台幣6,400元)的價格,簽訂長期碳移除碳權採購合約,創下日本銀行業首例。
2025-03-31

「生物信用額度」市場2030年上看20億美元,碳交易亂象可能重蹈覆轍嗎?

2025年才過三個月,全球就發生天翻地覆的震盪,尤其長年扮演最大援助國的美國,在新科總統川普回任後,便宣布凍結包括自然保育在內的多數對外援助資金。本就為錢所苦的生物多樣性融資,這下該怎麼辦呢?近來引發討論的「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Biodiversity Credits)值得期待嗎?
2025-03-28

台灣碳封存潛力逾400億噸!西部為關鍵,產學界如何看CCUS商機?

全球淨零轉型的浪潮下,碳移除市場年增78%,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也紛紛投入。專注新能源與碳市場資訊平台《RECCESSARY》於27日舉辦線上「碳移除趨勢研討會」,邀請友特濃縮(YOUWAN)董事長王賜龍與台灣大學新碳勘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劉雅瑄,共同探討碳移除技術的發展潛力。
2025-03-28

碳移除碳權年增7.5倍!具3大減碳優勢,專家:負碳技術不受川普影響

淨零轉型當道,各國紛紛列出雄心勃勃的減碳目標,但全球的碳排放總量有增無減,若要實現1.5°C 升溫限制,2050年每年須移除至少60億噸二氧化碳,顯示「碳移除」勢在必行,專注新能源與碳市場的資訊平台《RECCESSARY》於27日舉行線上「碳移除趨勢研討會」,分析碳移除技術發展機會,剖析成為高品質碳權的關鍵。
2025-03-28

【圖解】4月電價全面凍漲!家用儲能、綠電會起飛嗎?4大影響一次看

經濟部28日召開11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4月電價不調整,維持每度平均3.7556元,同時經濟部將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台電1千萬元撥補預算。電價全面凍漲主要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
2025-03-27

泰國放寬碳市場監管!擬開放區塊鏈碳權代幣,吸引加密貨幣業者入場

泰國為了活絡碳交易市場,計劃修法放寬加密貨幣監管,允許碳權、碳配額及再生能源憑證透過區塊鏈技術代幣化,開放數位資產管理業者、券商及交易商參與市場,進一步推動泰國成為碳交易中心。
2025-03-26

拚城市氣候韌性!國環院、國土署簽MOU,跨部會聯手強化氣候調適作為

為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影響,以提升氣候調適能力,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簡稱國環院)26日跟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簡稱國土署)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氣候變遷觀測科研量能與國土規劃應用,國環院院長劉宗勇指出,氣候變遷防災等前置作業就是「氣候調適」,氣候變遷調適跟國土韌性息息相關,藉由跨部門通力合作跟資訊共享,有助強化氣候調適量能。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