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市場

2025-04-09

川普對等關稅》美政策「3連擊」重創東協綠能供應鏈 ,大馬光電業首當其衝

東協潔淨能源產業正面臨第3波重大衝擊。隨著美國陸續調高對進口太陽能與風能產品的關稅,供應鏈壓力加劇,可能導致相關零組件出口下滑,進而削弱企業的再投資意願。對於高度依賴出口至美國的東南亞國家,像是柬埔寨、泰國與馬來西亞,衝擊尤為明顯。
2025-04-07

馬來西亞成日企低碳產業熱點,微藻生質能、碳盤查技術加速布局中

日本為協助低碳產業拓展馬來西亞市場,政府於3月底透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公布47家在當地具有營運實績的日企。從企業類型來看,上市公司占大宗;若以產品領域劃分,以提升能源效率的業者比例最高,其次則為再生能源應用相關企業。
2025-03-19

東元併購馬來西亞NCL Energy,進軍東南亞新能源、資料中心機電工程市場

東元電機進軍馬來西亞的資料中心、新能源、與機電工程市場,今(19日)在吉隆坡與當地的機電工程公司NCL Energy Sdn Bhd(NCL)舉行併購簽約儀式,東元電機將成為NCL持股80%的最大股東。
2025-02-26

馬來西亞國油獲利大跌34%!高層啟動裁員、推4大戰略加速低碳轉型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25日公布最新財報,顯示全年獲利下滑34%。國油將此歸因於國際油價走跌,並承諾持續投資再生能源與低碳計畫,以因應全球能源轉型趨勢。
2025-02-11

馬來西亞衝刺綠氫發展,澳洲資金也搶進!打造氫能供應鏈打算怎麼做?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Sarawak)誓言成為東協綠氫樞紐,計劃憑藉其豐富的水力發電與跨國合作,打造低碳氫能供應鏈。近期更傳出不只一家澳洲企業表達投資意願,顯示砂拉越的新能源發展持續吸引海外投資人關注。
2025-02-07

星馬聯手推進綠色航運!生質燃料基地落地柔佛,年產35萬噸生質液化天然氣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攜手推動的柔新經濟特區(JSSEZ)即將迎來一座生質燃料基地,預計每年處理35萬噸生質液化天然氣(Bio-LNG)。開發商強調,這項跨國合作已獲部分資金挹注,預計帶動達15億令吉(約新台幣110億元)規模的綠色投資。
2025-01-22

大馬綠色海運里程碑!凱輝最大船舶光電與儲能系統啟用,助攻油氣業減碳

響應企業減碳需求,馬來西亞船舶服務公司凱輝國際(Keyfield International)完成旗下最大工作船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建置。該系統規模創下馬來西亞紀錄,為當地海運業的永續發展締造里程碑。
2024-12-18

大馬寶騰首款電動車e.MAS7問世!親民售價挑戰中國品牌,助力低碳交通轉型

交通運輸是馬來西亞第二大碳排放來源,大馬首家國產車廠寶騰(Proton)順應電動車浪潮,於16日推出首款電動車「e.MAS7」。基本款售價不到11萬令吉(約新台幣80.3萬元),相較於中國的比亞迪(BYD)與美國的特斯拉(Tesla),寶騰的車價相當具有競爭力。
2024-12-05

大馬2027年起量產永續航空燃料,「廢食用油」為何是影響供應關鍵?

馬來西亞政府目標在2027年開始生產永續航空燃料(SAF),希望藉由豐富的自然資源幫助拓展生質能版圖,但有調研機構分析,當地棕櫚油原料主要以出口為導向,而有機會取而代之的廢食用油可能供不應求,凸顯當地生質能原料供應面臨龐大壓力。
2024-12-05

【分析】砂拉越領跑大馬綠色革命!新設氣候變遷中心,如何靠綠氫、碳捕捉拚經濟成長?

「砂拉越將成為東協的能源中心,我們將把再生能源電網與東協串聯。」馬來西亞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曾信心滿滿提到,砂拉越有潛力成為「東協電池」(Battery of Asean),滿足東南亞鄰國對於再生能源的需求,並將綠氫、碳捕捉視為綠色成長雙引擎。究竟它有什麼條件做到綠電出口?目前的發展與挑戰又是什麼?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