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產業
2025-09-02
GenZero首份永續報告揭曉,減排300萬噸達標逾4成!高層透露綠色投資機會與風險
新加坡綠色投資公司GenZero於1日首次發布永續報告書,指出其投資已協助減少約3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達成既定減碳目標的近一半。公司高層看好東南亞碳權市場的成長潛力,但同時坦言,受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影響,部分碳相關計畫可能延遲,進而拉長投資回報週期。
2025-09-02工總2025白皮書籲碳費緩徵2年、重啟核電,環境部強調碳費如期推行【更新】
人工智慧(AI)新商機與美國關稅成為今年產業關注焦點,各界也密切觀察對台灣的影響。全國工業總會今(2日)發布2025年白皮書指出,隨著AI產業應用快速發展,台灣電力需求持續攀升,8月公投結果也顯示,社會並不排斥核電,未來能源規劃應同時納入化石燃料、再生能源與核能等多元選項。
2025-09-02AI帶動亞太綠電需求,台灣如何把握? 產業界揭南向優勢與新加坡跨境電力策略
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推升用電需求,亞太作為碳排放最高,同時也是再生能源投資與製造最多的區域,更是發展焦點。中美晶旗下旭鑫總經理黃正泓1日在2025亞太再生能源領袖論壇(APAC)指出,台灣有許多優秀專業團隊,硬實力強大,不僅能持續深耕服務台灣市場,更能藉由靈活決策優勢進軍國際。
2025-09-01車輛暴增加劇空污!越南推分級管制,河內、胡志明市加嚴排放標準
越南政府將收緊汽機車空污管制。自2027年起,河內與胡志明市生產的汽車須全面符合較低排放的第4級標準;河內還計劃自2026年起設立「低排放區」,不符規定的摩托車將被禁止進入,或需繳納額外費用才能通行,並將逐步擴大至全市。
2025-09-01核三公投落幕、地方綠能卡關!內閣改組上路後,能否為能源轉型2.0帶來轉機?
核三重啟公投與大罷免落幕,行政院28日公布內閣改組名單,台灣能源政策迎來新的關鍵節點。面對再生能源發展困境、地方反彈,以及民眾對能源轉型認知落差,能源轉型政策下一步如何兼顧供電韌性、推動減碳目標並提升社會接受度,成為能源轉型2.0的最大挑戰。
2025-08-29嘉士伯越南擴廠升級ESG:新產線能耗降15%、用水降20%,年底目標零廢棄物掩埋
丹麥啤酒大廠嘉士伯越南(Carlsberg Vietnam)的富牌啤酒廠擴建計畫(Phu Bai Brewery Expansion Project )8月26日正式完工啟用,新廠產線採用高效減碳技術,不但使用再生能源,且能耗降低15%、耗水量下降20%,還計劃在2025年底實現零廢棄物掩埋、2028年製造流程淨零的目標。
2025-08-29輝達、Google都押注!核融合新創CFS再募得8.63億美元,拚2027年商業化
美國核融合產業再傳捷報。新創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8月28日宣布完成B2輪融資,獲得8.63億美元資金,投資方包括輝達(Nvidia)、Google,以及比爾蓋茲創立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等。CFS累計募資總額已逼近30億美元,約占全球私人核融合投資金額的3分之1。
2025-08-29從空調到燃氣發電機!上洋上半年營收創同期新高,如何與三菱重工搶攻淨零市場?
隨著台灣推動能源轉型、加速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企業同時面臨供電穩定與碳費上路的壓力。上洋與三菱重工在空調業務上保持合作,近期更進一步將合作範圍擴大至燃氣發電機代理,藉此同時回應能源與減碳兩大需求。
2025-08-28川普喊停沃旭完工8成風場、日本三菱也退出開發,全球離岸風電遇上哪些危機?
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上,各國同意2030年前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至3倍,然而近期離岸風電發展接連受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大幅收緊風電案場政策,歐洲則因成本飆升陷入困境,近日日本三菱商事更因開發成本暴增,宣布退出3座風場開發案。離岸風電面臨政策與財務的雙重壓力,挑戰持續升溫。
2025-08-28印尼「愛國者債券」擬募資逾900億拚能源轉型,找商界巨頭助攻廢轉能產業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ento)一手推動的主權基金達南塔拉(Danantara)計劃推出愛國者債券(Patriot Bonds),預計以低於一般債券收益率的價格,對外募資50兆印尼盾(約新台幣935億元 ),並挹注能源轉型、廢轉能(Waste-to-Energy, WtE)等策略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