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球
2025-02-19
日本智慧能源週東京開展,台廠瞄準屋頂太陽能、AI充電技術搶商機
日本第21屆智慧能源週19至21日於東京盛大開展,主題館包含氫能、太陽能、電池、智慧電網、風能、生質能、火力發電、碳中和、循環資源等,被譽為亞洲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再生能源展,看好當地發展機會,台廠積極進軍日本市場。
2025-02-19
AI與衛星技術助碳權監測!科技巨頭聯手專家推「碳星認證」,重建碳市場信任
近年來,國際自願性碳市場因碳權可信度和透明度問題而大幅萎縮,市場為重建信任,正朝向高品質碳權發展。亞馬遜(Amazon)、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與微軟(Microsoft)等科技巨頭就宣布將與專家團隊合作,建立「碳星認證機制」,提高市場的可信度。
2025-02-19
印尼主權基金「達南塔拉」啟動前夕獲阿聯青睞,將攜手開發10GW再生能源
印尼仿效新加坡的淡馬錫(Temasek)成立的國家投資機構「達南塔拉」(Danantara),尚未正式啟動便迎來好消息。印尼官員透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代表釋出合作意願,計劃共同開發高達10GW(百萬瓩)規模的再生能源。
2025-02-19
Carbon Forward Asia 3/4新加坡登場,聚焦CBAM、東協碳市場、碳移除新趨勢
亞太地區備受關注的碳市場年度盛會Carbon Forward Asia,將於3月4日至5日在新加坡舉行,聚集來自亞太的專家,透過兩天的會議探討東協市場、區域機會、地方與全球的碳定價機制。
2025-02-19
生質柴油發展陷困局:印尼B40政策成本壓力大,歐洲航運業示警環境風險
生質能市場近期遭遇逆風,儘管印尼政府積極推動生質柴油政策,卻因棕櫚油衍生的脂肪酸甲酯(FAME)成本上升而受到衝擊。同時間,歐洲航運業也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減少使用以農作物為原料的生質柴油,以避免森林砍伐加劇,削弱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2025-02-19
碳盤查擴及491家業者!客貨運逾200台車須登錄、百貨將計櫃位用電,指引6月底前出爐
碳盤查新規即將上路,明(2026)年起,客貨運業、百貨公司、醫院等行業將登錄首筆排碳資訊,預計有491家業者納管。環境部表示,本次擴大碳盤查是希望讓住商部門了解節電的重要性,2至3年內還沒有強制第三方查驗及收碳費的規劃,不過今年6月底會訂出碳盤查指引並向企業開課說明。
2025-02-18
沃旭啟動920MW大彰化風場建置!拚2026年全面併聯,供應客戶大規模綠電
沃旭能源今(18日)宣布全面啟動大彰化西南第2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的海上建置工程。該風場總裝置容量達920 MW(千瓩),是台灣首座簽訂企業購售電協議(CPPA)為營收來源的離岸風場,預計2026年將履行承諾全面併聯發電。
2025-02-18
德國大選進入倒數!保守派民調大幅領先,氣候與能源政策將有何變數?
德國23日將舉行聯邦大選,選舉結果將影響氣候政策發展。目前民調領先的基民/基社聯盟(CDU/CSU)已表態將調整氣候基金、取消相關補貼,並解除化石燃料鍋爐禁令,外界擔憂此舉可能拖累減碳進程,使德國失去在歐盟扮演能源轉型關鍵角色的機會。
2025-02-18
核能議題再成政治焦點,環團:核電成本高、建置久,應加速再生能源建置
隨著今年5月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核三2號機」40年運轉執照年限到期,台灣即將正式走入無核國家,然而因應產業經濟發展,低碳能源需求水漲船高,朝野產學間的「核電延役」、「新核能應用」討論不曾間斷也愈演愈烈。
2025-02-17
電動車供應鏈減碳新解方!泰國溶劑回收技術助生產線減排7成、節省4成成本
電動車雖有助於減碳,但其製造過程仍產生大量碳排,包括車體、電池生產以及必要的化學溶劑使用,尤其是生產線不可或缺的溶劑,若使用後直接焚化,其碳排放量比回收再利用高出至少3倍。泰國一家專注於廢溶劑回收的企業Sun-up Recycling看好市場前景,預估今年營收將成長10%,並計劃將減碳效益轉化為碳權,參與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