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球
2024-11-21
碳關稅成雙面刃?歐盟出口商批CBAM墊高成本,執委會2026年前尋解方
歐盟針對外國企業祭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沒料到也對境內出口商造成傷害,歐盟官員更在近期表示,將協助出口商應對衝擊,而且表明不排除任何可行方案,被視為可能針對CBAM規定進行修改。
2024-11-21【COP29】聯合國碳市場可望帶來千億資金!氣候署爭取企業減碳計入台灣NDC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9)上週開幕,近200國的談判代表達成全球碳市場共識,最快明年可啟動。環境部、外交部、金管會正在密集關注,盼藉此開啟氣候金融與國際合作減碳的機會。環境部也將爭取,將國際合作所獲得的企業碳權也計入台灣的國家自主減碳目標。
2024-11-21台灣地熱蘊藏量達40GW!一文掌握最新發電進度、技術優缺點
在總統賴清德的二次能源轉型計畫中,地熱扮演重要角色,被視為極具潛力且供電穩定的再生能源新選擇。《RECCESSARY》特別整理地熱的特點與重要性,帶讀者一次了解。
2024-11-20金融業助企業低碳轉型!35個團體簽署環境宣言,承諾5大方向推動綠色經濟
金融總會今(20日)攜手35個金融團體共138位會員代表,在金管會與環境部見證下宣示淨零5大承諾,共同朝2050淨零目標邁進,未來金融業將成為企業轉型加速器。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表示,台灣明年開徵碳費,象徵碳定價已嵌入企業運作中,「排碳有價」對金融來說就是商機。
2024-11-20【圖解】SBTi如何申請?台灣哪些企業加入?5大QA一次看懂
在全球減碳行動加速趨勢下,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已成為企業邁向淨零的重要標準,並吸引許多台灣企業加入。但SBTi是如何確保企業目標符合科學基準?審核流程又有哪些步驟?《RECCESSARY》整理SBTi的背景、審核機制與企業參與情況,帶您一篇看懂。
2024-11-20【更新】COP29第二週聚焦東協:菲律賓力推41兆氣候融資、大馬促東南亞碳市場合作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進入第二週,正值20國集團(G20)領袖會議召開,外界關注這是否有助於凝聚氣候融資的共識,加速包括東協成員在內的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步伐。《RECCESSARY》也持續追蹤東南亞各國的氣候行動,並在COP29期間為您帶來最新進展。
2024-11-19新加坡對接歐盟與中國永續投資標準,有助跨境綠色融資、減少漂綠風險
新加坡去年底推出永續金融分類標準後,在COP29期間宣布與歐盟及中國的共同標準對接,為投資者提供了評估三個地區綠色經濟活動的依據,預期將促進跨境永續資本流通,加速實現淨零轉型。
2024-11-19越南紡織製鞋迎碳盤查挑戰!業者分享減碳行動:盼更多政策支持轉型
越南紡織與製鞋業被列為首波碳盤查對象,在品牌供應鏈要求、國家減碳目標的雙重壓力下,推動永續轉型勢在必行。有製造商就近日提出建言,呼籲越南政府制定適當政策鼓勵企業減碳,提高綠色轉型誘因。
2024-11-19泰國電動車市冷!經濟疲弱、價格戰夾擊,為何中國車廠仍加碼投資?
今年泰國車市銷量表現疲弱,對電動車市場可能造成衝擊。泰國工業聯合會(FTI)不僅下調全年汽車生產目標,也同步下修電動車新車註冊數,並指出3大主要原因,包括經濟成長放緩、車商價格戰及生產成本上升。
2024-11-18台泥攜百家營建業組「低碳先行者聯盟」,籲進口產品也應揭露碳足跡
台泥今(18日)與百家營建業者共同組成「低碳營建先行者聯盟」。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目前台灣建築法規尚未與國際接軌,而歐洲已規定2030年起公共建設新建案要淨零排放,涵蓋綠鋼、低碳混凝土等領域。張安平強調,台泥還可以更低碳,並建議實現公平競爭,要求進口與本地產品都應揭露產品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