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球
2025-09-22
再生能源難逃氣候衝擊!10天完成賠付的參數型保險興起,一文破解10大迷思【分析】
台灣7、8月接連颱風意外造成多處太陽能光電板嚴重受損,後續還衍生廢棄物清理、回收等問題。再生能源發展受制於大自然的不可預測,且設備建置、維運成本高昂,加上前瞻技術充滿各種可能性,使得傳統保險難以評估及承擔風險,進而降低計畫的可行性與投資者的意願。
2025-09-18讓碳盤查更精簡!ISO與GHG Protocol宣布戰略合作,將打造統一減碳標準
未來碳盤查合規機制有望更精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近期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將協調雙方的溫室氣體計算標準,並共同制定新規範,目標是最終形成一套統一的減碳標準。
2025-09-18資料中心減碳戰3》資料中心共址成趨勢!台達電搶先布局微電網,氫燃料發電為何重要?
AI 資料中心推升用電量,台達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經理陳治閔點出,「在AI技術發展中,GPU不是挑戰,重點在取得電力。」美國申請饋線要5年起跳面臨缺電挑戰,而台灣則受限缺綠電、基載低碳能源,因此企業肩負電力責任,將來「資料中心共址(co-location)」的微電網將是發展重點。
2025-09-17紐約氣候週將登場》台灣NGO出席聚焦NDC 3.0、高溫調適,今年哪3大議題受矚目?
被視為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前哨戰的紐約氣候週(Climate Week NYC)預計9月下旬展開,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等NGO團體將今(17日)宣布將聯合出席。TCAN總監趙家緯指出,今年紐約氣候週有3大重點,包括督促尚未提出最新「國家自定貢獻」(NDC 3.0)的國家盡快提出、聚焦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與高碳排產業轉型,以及對美國氣候政策倒退的全球回應。
2025-09-16全球漁業碳排達51座煤電廠!海鮮「低碳」蛋白質背後的燃料污染能否改善?
漁業和水產養殖相較陸上畜牧而言,是更低碳的蛋白質獲取方式,近年需求量也持續上升,不過考量到法規緩慢且未強制轉型,其碳排放仍不可忽視,台灣漁業又該如何跟進?
2025-09-16氣候訴訟挑戰多!全國律師聯合會發表「氣候宣言」,倡議律師4大行動
今年7月23日,國際法院(ICJ)公布首份關於氣候變遷的諮詢意見,指出保護氣候是所有國家共同承擔的義務,任何國家都有權要求排放大戶停止不當行為,甚至透過國際法庭尋求救濟。
2025-09-16資料中心減碳戰1》AI資料中心邁入GW等級!低碳能源、電力架構革新,3大趨勢一次看
全球數位化推動AI資料中心需求激增,已成為能源消耗與碳排熱點。面對國際能源轉型與企業淨零壓力趨勢下,資料中心的減碳轉型迫在眉睫。《RECCESSARY》推出「資料中心減碳戰」專題系列報導,從企業、技術、市場面,分析資料中心的脫碳解方與成長趨勢。
2025-09-12看好AI綠電需求爆發,油田商Baker Hughes跨足加州最大地熱發電計畫
美國油田服務公司貝克休斯 Baker Hughes (BKR-US) 9日宣布,將與 Controlled Thermal Resources(CTR)合作,在加州帝王郡索爾頓湖(Salton Sea)附近推動「Hell's Kitchen」地熱與關鍵礦產專案。這項計畫被視為全球單一規模最大的地熱發電項目之一,目標是為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等高耗能產業提供電力。
2025-09-10蘋果2025發表會》Apple Watch 11不再提「碳中和」,綠色行銷面臨哪些漂綠難題?
蘋果(Apple)於9日舉行秋季發表會,推出最新Apple Watch Series 11智慧手錶。與過去兩年高調強調產品環境效益不同,今年蘋果在宣傳上轉趨低調。根據官方公布的產品環境報告,不但看不到任何「碳中和」(carbon neutral)字眼,進一步對比同類產品及配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今年產品的碳足跡似乎不減反增。
2025-09-09AI的效率進步,是否真的能拯救環境?—— 傑文斯悖論下的隱形代價
隨著 Google 首度公開其 Gemini 模型的能耗數據,AI 的「環境成本」再度引發關注。表面上,單次查詢僅耗費看電視九秒鐘的電力與五滴水,看似微不足道;然而,當使用次數以億計成長,總體影響卻可能遠超過傳統搜尋時代。這正是「傑文斯悖論」的縮影:效率越高,使用越多,最終環境負擔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