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電子製造業
2025-09-10
AI驅動UPS轉型!伊頓發布「從電網到晶片」策略,聯手輝達開發新一代電力架構
隨著人工智慧(AI)與半導體產業的用電需求持續飆升,能源議題備受關注。不斷電系統(UPS)大廠伊頓電氣今(10日)在2025國際半導體展上表示,將以3項策略深化在台布局,同時切入輝達(NVIDIA)供應鏈,推進電力管理與配電解決方案,並投入固態變壓器(SST)研發,為下一世代電力架構提前準備。
2025-09-10蘋果2025發表會》Apple Watch 11不再提「碳中和」,綠色行銷面臨哪些漂綠難題?
蘋果(Apple)於9日舉行秋季發表會,推出最新Apple Watch Series 11智慧手錶。與過去兩年高調強調產品環境效益不同,今年蘋果在宣傳上轉趨低調。根據官方公布的產品環境報告,不但看不到任何「碳中和」(carbon neutral)字眼,進一步對比同類產品及配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今年產品的碳足跡似乎不減反增。
2025-09-08圖解電子六哥永續報告綠電使用率:鴻海、緯創占比破6成,英業達成長逾1倍
緯創、鴻海、和碩、廣達、仁寶、英業達台灣電子六哥為全球供應鏈重要夥伴,近年來積極減碳。DIGITIMES分析師余佩儒指出,電子六哥在提升再生能源佔總用電量比例上有顯著成果,電子業再生能源取得模式,以外購與自建太陽能設施雙軌並進,中長期朝向高影響力的再生能源取得模式發展。
2025-09-03輝能攜法國CEA-Liten研發創新固態鋰電池,「可拆解、可回收」設計瞄準歐洲市場
次世代固態鋰離子電池將朝更永續方向發展。台灣固態電池廠輝能科技今(3日)宣布,正式與法國國家替代能源與原子能署(CEA-Liten)展開合作,共同開發可拆解式創新固態電池模組。
2025-09-03搶AI訂單先拚ESG!盤點輝達供應鏈減碳進度,台廠搶進資料中心有哪些永續布局?
在人工智慧(AI)迅速發展時代,資料中心基礎建設需求日益提高,用電、算力需求大增,如何有效管理能源使用、ESG並兼顧技術發展,已經成為企業必備課題,更是獲得國際訂單的關鍵。
2025-08-14台泥三元電池廠大火燒掉110億元!張安平帶頭減薪20%,啟動東南亞OEM確保產能
台泥旗下子公司三元能源高雄小港電芯廠在7月14日發生火災事故至今滿月,13日晚間台泥發布重大訊息說明內部調查與財務影響,初步評估影響台泥獲利約110億元。
2025-08-13泰國DPPA推動緩慢,阻礙1兆泰銖外資流入!智庫點出綠電市場2大挑戰
泰國直接購電協議(DPPA)法規進展緩慢,不僅令企業焦急,也引發當地智庫憂心。當地智庫警告,再生能源推動力道不足,加上政治局勢不穩,恐怕導致泰國錯失規模高達1兆泰銖(約新台幣9,257億元)的外資投資機會。
2025-07-31Google砸千億在印度蓋亞洲最大資料中心!加碼再生能源投資,科技業急需哪些低碳電力?
美國科技巨擘Google將在印度投資搭建首座資料中心,預料規模將是亞洲最大,而為了確保電力來源穩定,Google也將在當地投入再生能源基礎建設,整體投資金額上看60億美元(約新台幣1,799億元)。
2025-07-15台泥三元能源電池廠爆炸釀15傷!鋰電池火災難控制,消防員曝3大安全風險
台泥集團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公司,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鋰電池廠,是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7月14日清晨約5點突然爆炸起火。由於三元能源主要生產鋰電池,但鋰電池發生火災時撲滅方式較為困難,且具有毒性高、難預測、難撲滅3大風險,也讓火勢延燒逾2小時才得以控制。
2025-07-14減碳成本遠高於碳費!彭啓明坦承「每噸300元難驅動減碳」,啟動ETS能改善嗎?【分析】
今年(2025)台灣碳費上路、2026年正式開徵,按照環境部擘劃的藍圖,明年將「試行」碳費、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ETS)雙軌制。環境部長彭啓明接受《RECCESSARY》專訪坦言,一噸300元碳費創造不出綠色金融,難以驅動企業大規模減碳轉型,他認為唯有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的碳定價,才可能創造綠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