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碳管理
2025-08-19
越南本土SAF首度量產化,Petrolimex、越捷航空率先對接國際標準推動脫碳
越南首度實現永續航空燃料(SAF)在地生產。越南石油集團(Perolimex)15日推出自家生產的永續航空燃料(SAF),並與越捷航空(Vietjet)達成採購協議,搶先其他同業達成在地生產、在地使用的目標,加快推進航空業脫碳進程。
2025-08-18產業減碳系列》面臨國際雙重碳費壓力,貨櫃三雄加速2布局:造節能船隊、搶購生質燃料
海運業碳排約占全球3%,卻支撐全球貿易量近9成,為實現2050年淨零、迎接國際碳定價規定,台灣「航運三雄」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與萬海航運紛紛動起來。
2025-08-18泰國鎖定碳交易商機!2027年啟動自願性市場,企業可抵換15%碳排
泰國碳市場仍在起步階段,據主管機關泰國證券交易所預估,自願性碳市場預計將於2027年正式啟動,時間早於強制性市場規劃,未來企業在使用碳權抵換時,上限將設為15%,這一比例與台灣相同,但遠高於新加坡。泰國當局希望藉此帶動碳市場的發展。
2025-08-15AI是永續報告書的加速器,不是導航員:協作工具如何輔助企業提升永續揭露品質
隨著2025年起上市櫃公司須全面揭露永續報告書,企業組織在面對龐大的資料整合與揭露需求時,開始導入AI工具以加快撰寫流程、提升資訊品質。然而,AI並非顧問的替代者,而是專業團隊的「協作工具」——它能提升效率、協助資料處理,但無法取代對揭露準則的理解、企業策略的判讀與風險的掌握。
2025-08-13產業減碳系列》航運巨擘迎碳費挑戰:馬士基看好生質燃料、地中海航運押寶液化天然氣
屬於長途運輸的航運業被列為難減排產業之一,凸顯國際海事組織(IMO)徵收碳費的重要性。面對產業監管單位的要求,全球兩大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與地中海航運(MSC)不約而同從燃料轉換、新型船隻添購、提升能源效率等方面著手進行減碳,不過相較於馬士基著重發展生質燃料,地中海航運傾向以液化天然氣為主,且持續探索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採取較多元化的減碳方式。
2025-08-11亞洲首個產業主導CCUS聯盟成立,攜手推動鋼鐵脫碳、跨境碳封存研究
亞洲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發展備受矚目,吸引多個跨領域企業攜手展開研究計畫。全球最大礦業商必和必拓(BHP)11日宣布,與鋼鐵及能源業大廠合作,評估在亞洲設立CCUS發展基地的可行性,期望助力鋼鐵等難減排產業加速實現脫碳。
2025-08-08DHL簽下亞洲最大SAF採購案!奈斯特高比例供應樟宜貨機,為何仍愁需求不足?
跨國快遞公司DHL持續增加永續航空燃料(SAF)採購,近期向芬蘭奈斯特石油公司(Neste)的採購規模創下亞洲最大,然而隨著再生能源燃料價格下跌,以及市場對燃料原料需求的增加,使得SAF的獲利縮減,因此確保需求穩定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
2025-08-06台鐵取得碳足跡標籤,今年9月起車票、官網分階段揭露碳排資訊
為響應國內2050淨零排放政策,台鐵公司積極推動減碳行動。台鐵5日表示,「自強號」、「莒光號」及「區間/區間快」3種車型的產品碳足跡,已完成外部查證,並於3月27日取得查證聲明書。
2025-07-29用酵素從廢棄鋰電池挖金!處鋰科技石墨烯製程減碳逾8成,打進石化、紡織與軍工市場
當全球電動車與3C產品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而來,一個隱形的危機正悄然堆積如山:廢棄鋰電池。根據環保資訊中心數據,2030年全球將有超過1,200萬噸的鋰電池退役,主要來自電動汽車的大量普及與汰換。這些被淘汰的能源載體,既是燙手山芋,也是潛在的城市礦山。
2025-07-28SBTi發布金融淨零新標準:銀行須公開化石燃料政策,2030年全面撤資油氣擴張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22日正式發布《金融機構淨零排放標準》(FINZ, SBTi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t-Zero Standard)要求金融機構若依循標準承諾淨零,須公開「化石燃料透明度政策」,立即終止對新化石燃料專案的融資,並於2030年終止對參與擴張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一般用途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