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亞太
2025-06-18
虛擬電廠再進化:義電智慧能源的台灣電網韌性藍圖
「大家都聽過虛擬電廠,卻不一定知道它的定義以及它真正能解決什麼問題。」義電智慧能源台灣董事長陳威廷開門見山指出。虛擬電廠是透過聚合商,藉由高度數位化技術,將分散式能源「聚合」,形成一座能被電網即時調度的無形電廠。
2025-06-17北市首起電動公車起火!疑電池釀禍?5大QA看製造商說法、事故發生怎麼做
台北市大都會客運昨(16日)晚間發生電動公車故障、起火燃燒事故,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已要求製造商華德動能查明起火原因,大都會客運同批20輛電動公車停派,並檢視北市同款車型114輛、858輛電動公車與電場站全面總體檢。
2025-06-16能源減碳旗艦計畫首場溝通會:台電推去碳燃氫,學者批2028年混燒20%太保守
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發展氫能被視為重要減碳政策。經濟部能源署9日辦理能源部門首場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針對「去碳燃氫」、「氫能」、「科技儲能」三大項目,向各界說明計畫內容。與會者呼籲,氫能不只應用於發電,可投入難減碳領域。民團則對低碳氫氨示範中心規劃建於台南沙崙提出安全疑慮,經濟部表示,地點可以再討論,未來也會加強實施社會溝通工作。
2025-06-16「儲能新勢力」熙特爾9個月營收打贏1整年,「電池癡漢」為何押注儲能?
熙特爾以AI調度軟體、在地化生產及一站式儲能服務,克服安全與經濟挑戰,搶占台灣表前市場,佈局表後應用及虛擬電廠,抓住儲能市場未來商機。
2025-06-13Google實踐水資源永續!資料中心冷卻100%採工業用水、砸重金淨化新竹頭前溪
Google於6月10日宣布,投入3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8,977萬元)協助改善頭前溪流域的水質與水量。另外,Google也在彰化資助精準灌溉的計畫,為台灣打造更有韌性的集水環境。
2025-06-13產業減碳系列》高碳排鋼鐵業拚淨零,東鋼、豐興、中鋼2策略因應:關鍵在電爐製程
台灣用電大戶排名中包含許多鋼鐵、石化、電子業者,其用電量龐大、碳排放高,不少也是電費調漲、碳費2026年開徵的海嘯第一排業者。隨著減碳壓力日益增高,指標性鋼鐵業者東鋼、豐興鋼鐵、中鋼透過布局再生能源與製程改善,朝向低碳永續轉型發展。
2025-06-12零元競標再見!離岸風電3-3選商規則將揭曉,國產化、浮式風場會納入嗎?
經濟部全力推進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3期機制,經濟部能源署再生與前瞻能源發展組組長陳崇憲今(12日)出席「2025年臺灣歐盟環境與科技論壇」時透露,現在的共識就是愈快公布機制愈好,並確認不再強制國產化要求,也不會有零元競標情形。
2025-06-12藝術的永續轉型:創作者與企業的雙重視角
在全球氣候危機與資源枯竭的壓力下,藝術產業不僅是美的傳遞角色,更是永續理念的重要倡議者甚或是行動者。本文專訪畫廊協會綠色使命辦公室執行長石隆盛與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分別從兩個面向分享美學與環境責任間的平衡,以及企業如何以藝術為媒介建構內部永續文化。
2025-06-11台大企業永續揭露調查》碳定價、綠電政策誘因不足,僅一成企業與金融業氣候議合
「產業減碳」是台灣淨零轉型成功的關鍵要點,但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最新的「2025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發現,企業在溫室氣體揭露面與淨零目標已出現停滯,供應鏈碳盤查跟減量目標甚至出現退步,僅有一成企業曾與金融機構進行氣候相關議合,顯示仍需要強化減碳、永續金融的政策誘因。
2025-06-11儲能布局邁向表後應用,經濟部擬推獎勵補助:工業區、科學園區先試辦
隨著再生能源比例增加,儲能將扮演穩定電網韌性與效率的重要角色。今(11日)在「科技儲能與系統韌性應用研討會」上,經濟部能源副署長吳志偉表示,表前儲能已經達到2025年1,000MW(千瓩)設置目標,如今將擴大推動表後儲能,未來也將針對科技園區、工業區優先推動國產電芯使用獎勵補助,完善消防安全規範,帶動表後儲能系統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