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淨零框架未過,航運替代燃料競爭升溫!3張圖看誰最具減碳潛力【分析】

加入收藏

航運業至今仍未就最具前景的替代燃料達成共識,航運業脫碳趨勢不變下,業者該如何布局替代燃料?

航運業至今仍未就最具前景的替代燃料達成共識,航運業脫碳趨勢不變下,業者該如何布局替代燃料?(圖片來源:iStock)

全球航運業正值淨零轉型關鍵期,卻再度遭政治變數干擾。美國總統川普在國際海事組織(IMO)投票前夕,威脅對支持航運碳費的國家祭出關稅與簽證限制,迫使原訂今年拍板的碳定價機制延後一年。

在淨零轉型逆風下,航運碳費暫緩上路,IMO內部分歧也浮上檯面。成員國、船東與燃料供應商在「淨零框架」(Net Zero Framework, NZF)上意見分歧,爭論焦點包括碳費帶來的財務風險、全球燃料認證機制的缺乏,以及替代燃料的技術與市場選擇。

隨著全球航運碳定價機制的延後,對航運業者來說多了政策緩衝期。長遠來看,航運業脫碳趨勢未改變,接下來業者該如何布局替代燃料?

替代燃料成本高,生產商:若無淨零框架支持難投入

由全球主要航運業者組成的陣營近日公開反對IMO淨零框架,質疑其財務可行性。多家航運巨頭如Frontline、TMS Group與Capital Maritime等警告,淨零框架將「對產業與消費者施加過度的財政負擔」,而這些公司多數擁有高比例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隊。

但燃料生產商反駁,若缺乏IMO淨零框架創造穩定需求,將難以投入新一代綠色燃料設施。由於各類燃料在技術特性、基礎設施、安全與減碳潛力上差異顯著,業界至今仍未就最具前景的替代燃料達成共識。

此篇為訂閱會員
限定內容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和碳市場脈動,掌握產業趨勢的關鍵視角。
立即加入 RECCESSARY,解鎖完整文章與更多專屬內容,與淨零轉型同行。
立即加入會員,開啟你的國際視野
歐盟ETS 2碳價估破149歐元!19國憂衝擊能源與民生,執委會祭出哪些配套?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