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碳交所1月開放外國買家購買碳權,獲得不錯回響。(圖片來源:印尼碳交所)
碳權交易是企業永續轉型的推手,由印尼證交所營運的碳權交易所IDX Carbon,在2023年9月啟用,並在今年1月20日對國際買家開放,為市場注入一股活水,跨國企業到底怎麼買?需要什麼資格及文件?本文一次解答。
印尼碳權交易提供4大機制,開放海外買家加入
印尼碳權交易所今年目標吸引200位國際買家,預期交易量最高達到7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目前提供4種交易機制:競標拍賣(Auction)、一般交易(Regular Trading)、議價交易(Negotiated Trading)、市場機制(Marketplace)。
- 競標拍賣:由政府單位或開發商透過交易所拍賣,包括提供碳權產品說明及底價,而買家經由交易所設定購買量,且價格不得低於底價,最後由賣方決定配額。
- 一般交易:由買賣雙方同時提交價格與碳權數量,交易所將依價格及時間順序進行即時匹配,最終成交價就是市場價格。
- 議價交易:買賣雙方事前先談好條件後,再透過交易所完成碳權交割。
- 市場機制:開發商向交易所提交計畫內容,包括價格及可交易的碳權數量,買家可在瀏覽所有計畫後,依開發商訂定的價格購買指定數量的碳權。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型的交易價格是賣方事先設定好,且不會變動。
(圖表來源: 印尼碳交所)
拜國際買家所賜,印尼碳權交易爆量
根據官方資料,截至2025年2月7日,印尼碳交所總交易量超過133萬噸,總價值達680億印尼盾(約新台幣1.3億元)。從數據來看,在印尼碳交所向國際市場開放前總交易量約113萬噸,在不到1個月內,完成交易20萬噸,相當於2024年近一半的交易量。
隨著碳權逐漸受到關注,印尼碳交所參與者也大幅增加,註冊用戶成長568%。實際參與交易的用戶,從剛開始的16個累積至107個,如果按類型區分,其他類占比最高約54%,其次是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占比約29%,而未上市的國有事業(BUMN)及其子公司約10%。
海外企業實體共有3種方式參與印尼碳權交易及註銷:
- 企業自行至印尼碳交所網站註冊帳號;
- 如果企業在印尼有子公司,可透過子公司進行交易及註銷;
- 或透過已經是用戶的中間人協助交易及註銷。
印尼碳交所的註冊條件。(資料來源:印尼碳交所;製圖:RECCESSARY)
企業要成為用戶須滿足以下基本條件,包括指派至少2位公司帳號負責人,並完成基礎訓練課程,在註冊過程中提供可使用BI-FAST(印尼銀行快速支付系統)及BI-RTGS(印尼銀行即時全額結算系統)轉帳方式的銀行帳號,以及最近一年的財務報告,如果是海外用戶得再提供法人機構識別碼(Legal Entity Identifier,LEI)。
註冊成為印尼碳交所的用戶共有5大步驟:
- 首先填寫預先登記表單
- 透過電子郵件收取註冊表單連結、使用者課程連結、註冊文件資料、上傳用資料夾空間
- 申請人必須登記2名負責人,加入每兩周一次的課程訓練
- 填妥表單並準備好所需的資料後,將所有文件上傳至資料夾空間
- 在所有文件經過審核通過後,申請人會收到通知信及帳號
註冊成為印尼碳交所的用戶共有5大步驟。(資料來源:印尼碳交所;製圖:RECCESSARY)
印尼開放碳權轉售,但限縮交易方式
用戶在註冊且完成交易後,取得的碳權可有3種處理方式,包括再次轉售,但僅限於一般交易與議價交易;企業也可直接註銷碳權,抵銷自身碳排,而碳交所會向印尼國家氣候變遷控制系統(SRN-PPI)提交註銷申請;或者協助客戶及其他利害關係人註銷碳權。
印尼證交所碳權交易發展部主管艾德溫(Edwin Hartanto)在13日舉行的線上說明會表示,為了鼓勵碳權交易,在今年9月24日前註冊帳號,可免繳註冊費,開發商也免繳碳權上架費,碳交所也沒有對用戶收取會員費、年費、帳戶閒置費(Dormant Fee,針對帳戶長時間未進行交易而收取的費用)。
儘管印尼碳交所已經開放國際買家交易,但許多註冊文件都只有印尼文,對此,艾德溫表示,目前正在努力改善中,未來包括碳權上架的說明,也會使用英文,讓非印尼文使用者的更方便閱讀及交易,期盼能進一步帶動碳權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