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印尼總統大選委員會)
印尼總統大選於上周日(1/21)舉行第四場辯論會,三名代表國民民主黨、大印尼運動黨、民主鬥爭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在永續發展、能源、農業等議題上唇槍舌戰,有分析認為候選人多在耍噱頭與互相攻擊,反而沒太多政策上的討論。
首先上場的是國民民主黨(Nasional Demokrat, NasDem)副總統候選人穆海敏(Muhaimin Iskandar),他除了批評現任總統佐科威的「糧食莊園」(food estate)計畫,也指責政府沒有妥善處理氣候危機,並以國家預算為例,指氣候相關的經費遠比其他計畫還要少,導致新能源及再生能源(EBT)的占比降至17%。穆海敏不排除在上任後徵收碳稅,但同時強調應該以能源轉型為優先。
大印尼運動黨(Gerakan Indonesia Raya, Gerindra)副總統候選人吉伯朗(Gibran Rakabuming Raka)則支持當前政府的能源轉型方向,並承諾延續「下游計畫」(downstream project),禁止向外國出口原礦,以提高國內生產製造的附加價值,且預計將範圍擴大至農業、海事及科技業。
吉伯朗誓言擴大使用再生能源,持續推動生物乙醇(bioethanol)、生質柴油(biodiesel)和航空生質燃料(aviation biofuel),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時也表達徵收碳稅的重要性,且預估將新增1,900萬個工作機會,其中與環境永續發展有關的綠色工作(green jobs)將有500萬個,但他也表示,綠能轉型成本高,目前許多企業仍無法從化石燃料走向低碳能源。
最後的民主鬥爭黨(Partai Demokrasi Indonesia Perjuangan, PDIP)副總統候選人馬福(Mahfud MD)同樣把矛頭指向「糧食莊園」(food estate)計畫,指這項提高糧食產量的計畫,反而沒照顧到農民也對環境造成破壞,他因此提出兩個主要工作計畫,「農民以種田為榮」(Farmers are proud of farming) 和「海上勝利,漁民富裕」(Victory at the sea, prosperous fishermen),但對於能源政策方面著墨不多。
整場2小時的辯論會,不少專家認為候選人沒有把握時間,針對議題進行有意義的辯論,倡議組織土地改革聯盟(Consortium for Agrarian Reform, KPA)的秘書長黛維(Dewi Kartika)表示,候選人的討論很膚淺,用了很多不重要的專有名詞,而且大家都不知道真正的意義,儘管很多問題都提到策略性步驟,但始終沒看到結果。
印尼環保團體「印尼環境論壇」(WALHI)分析認為,辯論會只提到能源產製的上游及來源,忽略整體能源供應鏈問題,尤其能源轉型是雅加達抑制空污的關鍵因素之一。印尼非營利組織綠色和平組織主任雷纳德(Leonard Simanjuntak)也指出,無止境的開採鎳礦,對海、空造成汙染,且沒有候選人討論如何加快「脫碳」以及如何度過綠能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