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印尼將採屋頂光電配額制!智庫為何看好工商業投資,卻憂心能源轉型落後?

EN

印尼峇里島度假飯店屋頂太陽能板。(圖片來源:iStock)

印尼政府公布全國屋頂太陽能電力配額規畫,在受監管的11個區域裡,今(2024)年一共分配到901MW,接下來將逐年上調,預計5年內總規模達到5.7GW,但包含配額制在內的屋頂光電新法打擊非大型企業的安裝意願,引起當地智庫擔心恐拖累國家再生能源轉型進程。

屋頂光電配額5年更新一次,2028年總規模達5.7GW

考量太陽能間歇性及維持電力供需平衡,印尼能源暨礦業部(ESDM)在今年1月底實施屋頂光電配額制,也就是發電方僅能依照配額取得發電營業許可證(IUPTLU),並將電力賣給國有電力公司(PLN),配額將依照集群式(clustering)進行分配,包括蘇門答臘島、西加里曼丹等11個區域。

過去有意願安裝屋頂光電的用戶,只要向PLN申請建造即可,但新規定要求必須先確定有集群配額,才能向PLN申請,印尼智庫「基礎服務改革研究院」(IESR)執行董事法比(Fabby Tumiwa)呼籲政府加快腳步,在7月開放申請前,提出不同區域子系統的屋頂光電配額規劃,「子系統配額的分布讓資訊更透明,也讓消費者知道是否有機會成功安裝」。

一棟安裝屋頂光電的印尼工廠。(圖片來源:iStock)

政府收緊屋頂光電規定,綠能躉購機制也不被看好

IESR認為,隨著今年初取消淨計量電價機制(Net metering),工、商業採用屋頂光電的情況將比一般住宅更常見。IESR永續能源使用計畫主管馬力斯塔(Marlistya Citraningrum)表示,「工業用戶預期能降低能源成本、確保生產流程維持永續,因此很有意願使用屋頂太陽能」。

淨計量電價機制是一種鼓勵使用再生能源的電力政策,採用該機制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家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向電網輸送的電量,再從自己的電費帳單中扣除。IESR認為,該規定取消後,只剩安裝屋頂光電的大型企業有獲利空間,對中小企業與一般家庭的誘因大幅降低,恐影響國家能源轉型。

為了鼓勵發展再生能源,印尼在2016年起採用躉購費率機制(Feed-In Tariff, FIT),也就是政府以特定費率收購再生能源發電,但前印尼旅遊與創意經濟部長馮慧蘭(Mari Pangestu)表示,由於國營電力公司壟斷輸、配、發電市場,且最主要的燃煤電廠發電過剩,減緩發展再生能源的急迫性,也導致躉購費率機制不夠有吸引力。

資料來源:PV MagazineLatitude MediaIEA

相關主題
印尼擬鬆綁光電國產化規定,業者示警:吸引外資同時恐加劇競爭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