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拚206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的印尼,現在將目光聚焦在經濟支柱之一的觀光旅遊業。印尼觀光及創意經濟部長桑迪阿加(Sandiaga Uno)本月在峇里島舉行的「群島與島嶼國家論壇」(Archipelagic and Island States)簽署了低碳旅遊發展路線圖,協助觀光產業找到實現碳中和的解決方案。
桑迪阿加透過新聞稿表示,「這份發展路線圖旨在制定一項戰略計畫⋯⋯ 特別是努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減少旅遊產業產生的廢棄物。」
印尼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透過氣候承諾(Climate Promise)項目共同擬定該文件,以協助120多個國家改善並實現他們依照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許下的氣候諾言。
印尼第二大碳排來自交通運輸
根據桑迪阿加,這份路線圖聚焦旅遊產業三大排放領域的減碳,分別是旅行團與旅遊服務、觀光景點及住宿,特別是星級飯店。住宿設施因持續使用通風及空調系統產生大量排放,旅遊景點和旅行團主要碳排則來自人為觀光和交通運輸。
印尼創投East Ventures、印尼數據調查中心(Katadata Insight Center)及資誠(PwC Indonesia)數據指出,2020至2022年間旅遊業成長的最大動力來自交通運輸。據2022年氣候透明報告(Climate Transparency),交通運輸是印尼第二大CO2排放源,占總排放量25%,僅次於發電業的43%。
桑迪阿加表示,政府將透過基線碳排放(baseline emissions)、計算減排目標並制定監督機制等措施,推動旅遊業脫碳,以在2060年或更早之前達成旅遊淨零。
率先調查五大景點能源管理
觀光及創意經濟部將與投資部、能源部合作,率先調查峇里島努沙杜阿(Nusa Dua)20間飯店的能源與廢棄物管理情況。另在印尼「五大觀光景點」也將展開類似調查,包括北蘇門答臘的托巴湖(Lake Toba)、中爪哇的婆羅浮屠(Borobudur)、西努沙登加拉的曼達利卡(Mandalika)、東努沙登加拉的拉布安巴佐(Labuan Bajo)和北蘇拉威西的力庫潘(Likupang)。
印尼環境論壇(Walhi)運動人士蘇哈狄(Zenzi Suhadi)則呼籲政府,除了解決環境問題外,也應優先考量到旅遊業周邊社群,並指出「環境因人類而存在,如果只是脱碳,但並沒有實踐正義,意味著環境只是成了商品,而不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
他也提到,熱門景點峇里島和日惹(Yogyakarta)已開始出現缺水問題,建議政府可在下一階段的路線圖,計算旅遊景點的「乘載力」或各景點可接待的最大遊客數,避免損害環境或當地社區。
印尼觀光業在疫後迅速成長,據政府數據,2022年有550萬名外國遊客到訪印尼,超過官方360萬的預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