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印尼碳交所啟用風光不再 連續兩月交易量低迷

EN

印尼在今(2023)年9月底正式推出碳權交易所(IDX Carbon)後,在該國國營石油公司帶領下,交易量還一度超越日本與馬來西亞市場,但有英國媒體發現,實際上過去2個月以來,印尼碳交易並不熱絡,甚至多數時間根本沒交易。

印尼證交所。 (圖片來源:iStock)

購買碳權迫切需求未浮現 印尼碳交易冷清

根據英國《氣候之家》(Climate Home News)取得的資料顯示,印尼碳權交易所曾發生過,在19個交易日中,有17天根本沒有任何買賣的情況,而且每日的數據統計經常從網站中憑空消失,碳價也一直維持不變,顯示交易並不活躍。

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統計11月的數據顯示,當月可供交易的174萬噸碳權中,實際交易的占比僅28%。印尼碳權交易所的最新交易數據為12月1日,當天可交易用戶為41個,但收盤價與開盤價同樣為每噸5萬9,200印尼盾(約新台幣119元)。

印尼證券交易所總經理伊曼(Imam Rachman)表示,11月在市場上只交易了46萬8,124噸的碳權。因為碳權的流動性很低,導致各界沒有感受到購買碳權的迫切需要,「我們目前的挑戰是,碳權與其他商品的流動性不同,且買方只是買進並持有,並沒有積極的交易」。

印尼碳稅上路日一延再延 碳權重要性遭低估

印尼證券交易所開發部門主管傑弗瑞(Jeffrey Hendrik)認為,碳交易所僅開放給印尼國內企業或商業實體買賣,所以吸引力比較小。

金融服務管理局資本市場、衍生性商品金融與碳交易監管的執行長伊納諾(Inarno Djajadi)也坦承,與股票交易相比,碳權交易量的確非常小,原因之一是需求不大,導致碳交易變成自願性。「在需求方面,我們需要再強調碳權的重要性,其中一個方法是透過政府實施碳稅。」

碳稅在2021年就被納入印尼稅務法規中,原定去(2022)年4月就要生效,卻因故一延再延,甚至到今年12月還沒落實,不過印尼政府今年10月指出,有信心在2025年實施碳稅,可望活絡碳權交易。

印尼誓言成為碳封存中心 專家憂技術及成本難承擔
印尼PLN助攻能源轉型 邀5家跨國企業加入合作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