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雅加達一處能源公園的太陽能裝置(圖片來源:iStock)
印尼的地理位置處於赤道,擁有豐富日照資源,平均日射量(GHI)超越中國、新加坡,但當地太陽能發電占全國總發電量不到1%,有創投公司認為印尼光電潛力沒有被充分開發,預估未來每年光電需求將高達36GW,是2018至2021年總投資的7倍。
印尼煤電占比六成,光電創投:過度投資煤礦導致電價低廉
目前仍以化石燃料為主要供電來源的印尼,其燃煤發電占比約6成,而當地政府正努力讓這些高碳排的電廠提前除役,未來將形成巨大能源缺口。印尼AC Ventures執行合夥人黃佩華(Helen Wong)表示,印尼對煤礦的過度投資,造成低廉電價過剩。
她認為,在評估地理環境及土地利用條件後,東南亞地區的再生能源技術潛力可達17TW,是2050年實現淨零目標所需的20倍以上,而目前裝置容量僅達到99GW。
一般而言,1GW的發電量足夠供應75萬個家庭使用,而1TW等於1,000GW,17TW幾乎接近當前全球文明所依賴的能源規模。
印尼印加馬育攝政區(Indramayu)的燃煤電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PLN壟斷、電網不足阻礙綠能發展,前官員籲組區域供應鏈
不過黃佩華也指出,印尼除了爪哇島,有4成偏遠地區分布在四散的島嶼上,且預估短期內這些地方無法與國家電網相連,對有效利用再生能源形成挑戰,加上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LN)把持電網市場,也是當地太陽能光電目前唯一的買家,卻不太願意提升採購額度。
前印尼貿易部長馮惠蘭(Mari Pangestu)也有同樣看法,她直言,公用事業對於購買大型私人綠電或屋頂光電的餘電不感興趣,「他們不急於部署再生能源」。
印尼國家電力公司因為財務問題,長期接受政府大量補貼,根據美國能源經濟暨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光是2022年,印尼政府就拿出123兆印尼盾(約新台幣2,460億元)支應其營運與維修費用。
此外,能源業屬於資本密集產業,而當前印尼國內企業產能還跟不上政府需求。馮惠蘭認為與其要求國產化,不如要求上中下游都有當地企業參與,組成區域供應鏈。
她建議除了與東協國家合作,也可以鎖定澳洲、紐西蘭,尤其提到中國。她強調:「僅因為地緣政治不正確就選擇脫鉤,對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