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印尼化棕櫚油為生質甲烷 拚2025年商業化生產

EN

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子公司PGN與三間日本企業正計劃從棕櫚油廢液(Palm Oil Mill Effluent, POME)提煉出生質甲烷(biomethane ),以滿足當地日益增加的天然氣需求,同時減少甲烷排放,減緩地球暖化。

由印尼PGN、日揮控股株式會社(JGC Holdings Corporation)、大阪瓦斯公司(Osaka Gas)和國際石油開發帝石(Inpex Corporation)組成的國際財團,目前正在研究2025年透過PGN的天然氣分配網絡,在印尼將此類商品商業化的可行性。

這些原物料將來自南蘇門答臘省(South Sumatra)的棕櫚油農園。

該項目旨在回收從棕櫚油廢液排放到大氣的甲烷,並從中提煉生質甲烷,再透過天然氣管線及其它現有設施供應消費者。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未經處理的棕櫚油廢液釋放的甲烷,對地球暖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上。

PGN策略和企業發展主管Harry Budi Sidharta表示,預期此項目所產生的生質甲烷,不僅將符合工業氣體和消費需求,也展現了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及其合作夥伴,致力於促進再生能源發展。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國,根據印尼棕櫚油協會(Gapki)數據,該國在2022年生產了4,672萬噸的棕櫚原油。

該協會在今年初發布的年度報告指出,印尼使用了棕櫚油產量中的大約884萬噸來製造生質柴油(biodiesel),用於國內道路運輸的燃料。

自印尼政府二月將生質柴油與柴油混合比例從30%提升至35%後,預計今年用來製造生質柴油的棕櫚油用量將跟著增加。

相關主題
印尼綠電開發潛力地圖受矚 年發電量可達2萬TWh
印尼國營石油公司打造永續能源中心 推動綠能轉型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