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採購指南2》企業購電協議年成長55%,綠電價格怎麼走?專家提醒採購2要點

加入收藏

自2020年台灣第一度綠電交易以來,「買不到綠電」話題持續延燒。

自2020年台灣第一度綠電交易以來,「買不到綠電」話題持續延燒。(圖片來源:iStock)

隨著人工智慧(AI)、網路資料中心(IDC)、半導體蓬勃發展,企業對綠電的需求持續攀升,但自2020年台灣第一度綠電交易以來,「買不到綠電」話題持續延燒。《RECCESSARY》綠電研究員洪于涵認為,台灣綠電市場買賣價差較大,無法有效率地滿足市場供需,造成綠電供不應求。隨著國內外減碳政策上路,推升綠電購買需求,她提醒企業在採購綠電時,需確認綠電需求並考量品質要求、多家比價提早進行談判。

企業購電CPPA年增55%,主要集中大型買家

近年企業購電需求增長迅速,綠電需求成長主要來自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減碳壓力,距離2026年歐盟開始徵收碳關稅的時間越近,需求就越大,促使企業加速轉向綠電達成減碳目標。

台灣綠電交易市場持續擴大,洪于涵指出,截至2024年10月,交易量已突破20億度,較2023全年成長約4,600萬度;且截至今年10月,企業購電協議(CPPA)的數量已達404家,較去年成長55%。 

買家數量快速成長,代表危機意識覺醒,同時也說明台灣企業對綠電市場交易制度越來越熟悉,願意加入市場,但買家分布集中在大型企業。洪于涵觀察,雖然企業購電需求增長迅速,但主要企業集中在電子、電信、銀行等大宗買家,光是台積電一家公司就買走超過40%綠電。

此篇為訂閱會員
限定內容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和碳市場脈動,掌握產業趨勢的關鍵視角。
立即加入 RECCESSARY,解鎖完整文章與更多專屬內容,與淨零轉型同行。
立即加入會員,開啟你的國際視野
綠電採購指南3》3法規變動,掀再生能源售電業整併潮?業者:技術力是勝負關鍵
綠電採購指南1》盤點綠電市場3大變動!泛官股售電、綠電沙盒升級,為何風電成企業淨零關鍵?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