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諾在2035年以前減少碳峰值的10%引發外界熱議。(圖片來源:中國外交部)
近百個國家在聯合國氣候峰會(Climate Summit)表明,將在今年11月COP30登場前設定國家自定貢獻(NDC),而全球碳排最大的中國在會中首次承諾絕對減排目標,預計比峰值削減7%-10%,有專家認為中國設定的目標太過保守,而東南亞主要國家多尚未提出新版NDC目標。
中國承諾減排最高10%,專家:實際行動可望超前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在會議中向各國領袖表示,氣候行動的動機不只來自科學,也包括法律、經濟及人民。他提到,潔淨能源的投資額已經是化石燃料的兩倍,且正以最快的速度生產便宜的電力,顯示潔淨能源極具競爭力,因此氣候行動勢在必行。
聯合國聲明指出,目前約100個《巴黎協定》締約國已經遞交或公布新版NDC,這些國家的碳排占全球總碳排的三分之二。其中,包括碳排量最大的中國等主要經濟體,都首次宣布涵蓋所有產業的全面性經濟減排目標。在協助產業脫碳、提高氣候韌性的工具都已經就定位後,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加速擴大規模。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視訊公布新一輪國家減排目標,預計在2035年將碳排自峰值減少7%至10%。這是中國首次提出具體減排目標,但沒有說明哪一年是峰值。此前,習近平曾在2021年承諾在10年內達到碳達峰,並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外界普遍預估,中國碳排高峰可能落在去年或今年。不過無論如何,有專家認為最高減排10%的目標不足以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根據非營利組織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的估算,中國的碳排必須較2023年的水準減少30%才能達標。
CREA首席分析師糜偉(Lauri Myllyvirta)認為,在潔淨能源部署、電氣化、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逐漸加快的情況下,中國很有機會在2030年將碳排減少30%,因此目前提出來的目標應該被視為一種保證(Guarantee),超前的部分則是展現氣候雄心。
歐盟延至COP30前提交,東協國家普遍未更新
會議中另一個觀察重點在歐盟。一如外界預期,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歐盟2035年碳排將較1990年的水準下降66%至72%,並承諾在COP30前正式遞交該目標。
范德賴恩在會中只能給出,所謂意向聲明(statement of intent)的減排區間,因為歐盟內部還未就該目標達成共識。今年7月,歐盟執委會提案,計畫2040年的碳排較1990年的水準減少90%,而目前該目標得先取得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的同意。
至於在東協方面,根據聯合國NDC登錄網站,除了新加坡在今年2月更新過目標,其他主要國家還沒有提供新資料。而會議中,印尼代表重申總統普拉伯沃稍早提出的2060年淨零目標,越南代表則呼籲各國及時兌現氣候融資承諾,為公正轉型提供充足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