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日經亞洲》報導,印尼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受到「綠色通膨」影響,不得不下調再生能源目標,而馬來西亞因為貨幣表現疲軟,對企業脫碳投資造成衝擊。
印尼綠電占比未達標 明年目標下修至17%至19%
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ESDM)的新能源、再生能源與節能局(EBTKE)局長埃尼亞(Eniya Listiani Dewi)在3月26日表示,去(2023)年再生能源占比未達標,僅達到13.2%,因此他對明(2025)年提升至23%的目標感到擔憂。
在印尼政府宣布碳稅延後至明(2025)年實行後,國家能源委員會也計劃下調當年再生能源占比目標,約降至17%至19%之間。
印尼基本服務改革研究所(Institute for Essential Services and Reform, IESR)執行董事法比(Fabby Tumiwa)認為政府對於加速國家能源轉型心猿意馬,並對下修的決定感到遺憾,因為這將使該國在提升再生能源方面落後其他國家。
印尼下修再生能源目標,背後原因可能是綠色轉型成本升高,引起外界擔心,當拋棄化石燃料轉向低碳技術時,將不可避免帶來綠色通膨。
東南亞綠色轉型緩慢 分析指可能影響JETP資金挹注
馬來西亞也有同樣問題,副首相尤索夫(Fadillah Yusof)接受《日經亞洲》訪問時強調,他們國家在脫碳過程中面臨綠色通膨挑戰。
他指出,國家依賴進口昂貴設備與技術,加上令吉貶值加劇,形成重大阻礙。雖然該國在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中有多樣化能源轉型專案,但貨幣貶值對無碳技術或其他脫碳專案資金造成影響。
雖然越南擁有可觀的再生能源產能,但成本不斷上升,加上政府正努力避免停電事件重演,因此更依賴化石燃料進口。此外,越南電網超出負荷、部分城市終止再生能源補貼,都讓當地綠色能源轉型受到阻礙。
東南亞被認為是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儘管多國政府承諾實現淨零排放,但綠色轉型進展緩慢,有分析認為可能影響《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ETP)的未來,因此失去龐大資金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