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能源跨大步3》碳排大戶能源轉型動起來,國家石油Petronas、PTT、Pertamina如何邁向淨零

加入收藏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等東協國家的國營石油業者採取類似策略實現淨零目標。(圖片來源:Petronas)

東協峰會落幕,主席國正式從馬來西亞交棒給菲律賓,今年的東協被認為跳脫過去只是握手拍照的象徵性意義,轉變成有行動方案及目標的實質性討論,特別是再生能源電力一體化市場的輪廓更加清晰且受到關注。《RECCESSARY》推出「東協能源跨大步」專題,從主辦國馬來西亞的領導力、東協電網(APG)的新發展、各國國家石油公司的減碳作為等面向,全面了解這個具有高度綠色經濟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

《財富》(Fourtune)統計東南亞500強企業中,能源相關企業營收占整體近3分之1,可以說是主導區域發展的重要產業,但同時該產業也是主要碳排來源,尤其東協國家電力仍以化石燃料為主,燃煤占比更高達7成。東南亞主要的國家石油公司身為碳排大戶,其轉型、減碳行動對於區域永續發展影響深遠。 

綜觀東南亞大型國有石油公司的減排策略,多是在既有油氣業務上逐漸增加低碳產品以及開發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企圖在全球淨零浪潮中找到兼顧國家能源安全與轉型的平衡點,考量自身條件選擇適合的新興領域,持續朝產業脫碳方向前進。 

印尼國油Pertamina列8大行動方案,以礦產優勢發展電動車電池 

首先以印尼國油Pertamina為例。作為國家重要能源供應者,Pertamina在2024年獨立出版的永續報告中提到,每年為印尼經濟貢獻190兆印尼盾(約新台幣3,500億元),難以在短時間放棄化石燃料收入,因此在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時,將穩定提高石油與天然氣核心業務產能,同時逐步強化低碳產品的開發。 

Pertamina設定兩大減碳策略:針對範疇一、範疇二碳排採取脫碳措施,以實際減排行動為主,而針對範疇三的部分,著重低碳業務開發,同時透過碳權抵銷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殘餘排放。Pertamina針對淨零轉型路線圖,一共列出8項主要行動方案:

  1. 實施碳捕捉、利用與封存
  2. 減少燃料進口、使用在地生質燃料
  3. 於2026年完成鹽水採礦技術開發
  4. 開發鋰電池模組與電池櫃
  5. 將棕櫚油廢液轉化為生質液化天然氣
  6. 結合綠氫與二氧化碳形成電子燃料
  7. 推動電池回收技術開發
  8. 發展氫生態系統取代低碳化石燃料 

在再生能源方面,Pertamina投資的發電量累計達到58.67MW(千瓩),已經超過目標的一半,占比達到54.7%,年增率超過22%,集團預計持續擴大再生能源業務,目標2030年占整體營收達到17%。 

此外,碳封存是2024年較突出的進展,目前已經應用於東爪哇的Sukowati油田,曾連續25天,每日封存100噸二氧化碳;Pertamina同時也透過Lahendong地熱發電廠、Java-1蒸汽燃氣發電廠取得碳權,並成功經由印尼碳權交易所出售部分碳權。 

放眼未來,Pertamina預計投資17億美元(約新台幣522億元),憑藉豐富的礦產資源打造完整的電動車電池生態系統,並透過原有的加油站,擴大增設電池交換站,搶攻電動摩托車商機,截至2024年底為止,已經完成建置103個站點。 

此篇為訂閱會員
限定內容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和碳市場脈動,掌握產業趨勢的關鍵視角。
立即加入 RECCESSARY,解鎖完整文章與更多專屬內容,與淨零轉型同行。
立即加入會員,開啟你的國際視野
相關主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