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亞太區能源與基礎設施資深協理蕭義俊。(攝影:莊閔茜)
全球數位化推動AI資料中心需求激增,已成為能源消耗與碳排熱點。面對國際能源轉型與企業淨零壓力趨勢下,資料中心的減碳轉型迫在眉睫。《RECCESSARY》推出「資料中心減碳戰」專題系列報導,從企業、技術、市場面,分析資料中心的脫碳解方與成長趨勢。
在人工智慧(AI)爆發式成長的推動下,亞馬遜AWS、微軟、Meta等雲端服務巨頭都正規劃將旗下大型AI資料中心落地台灣,輝達亦宣布攜手鴻海與台積電打造大型資料中心,全球資料中心快速擴張。
《RECCESSARY》專訪已在彰化設立資料中心的Google亞太區能源與基礎設施資深協理蕭義俊,從能源使用的角度來觀察,科技大廠在資料中心的綠電布局與挑戰。
資料中心高耗電、用水緊張,各國政府出手把關
Google彰濱資料中心於2013年落成,是Google在亞洲地區最大的資料中心,更已在2022年利用100%的工業用水,除此之外,為實現氣候目標,Google可說是台灣最積極採購多元綠電的廠商之一。
隨著AI蓬勃發展,將來相關資料中心與基礎設施用電量會愈來愈高。蕭義俊指出,Google主要從三層面提高效率:AI模型Gemini、晶片TPU、基礎建設,盼減少AI的整體影響跟資源需求。
其中在基礎建設領域,資料中心能源使用效率(PUE)是關鍵。蕭義俊自豪Google自有資料中心PUE逐年下降,2023年平均產業PUE落在1.58,相較之下,Google 2024年全球資料中心的PUE平均約1.09,雖然彰化處於亞熱帶氣候環境,過去12個月平均PUE約1.12。
因應資料大量快速運算處理、AI相關產業發展帶動用電增長趨勢,經濟部能源署也在今年6月預告修正「能源開發及使用評估準則」部分條文。經濟部指出,考量台灣產業現況及發展需求,因此在修正條文中,能源使用類新增資料處理、主機及網站代管服務業,並參酌歐盟資料中心最佳可行技術參考文件內容,訂定能源效率審查基準。
按照經濟部草案,資料中心PUE應符合下列規範,換言之,Google目前的效率表現已符合此標準。
-
自營超大型資料中心(Hyperscale Data Center)PUE ≦ 1.3
-
主機代管資料中心(Colocation Data Center)PUE ≦ 1.4
而台灣並非唯一加強管理的國家,由於資料中心高用電、高用水,許多國家開始對資料中心設下規範。其中馬來西亞為資料中心熱門投資據點,馬來西亞柔佛州政府先前表示,特別委員會針對資料中心申請採取3大審查標準,包括:節約用水與能源、提供優渥薪資,以及是否有助吸引更多潛在客戶,藉此平衡耗能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