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封存法規倒數!從中油首個鐵砧山試驗計畫,透露CCS哪些落地挑戰?【分析】

加入收藏

中油早年在苗栗縣通霄鎮的鐵砧山開採天然氣,用罄後中油將這裡作為儲氣窖。(圖片來源:中油臉書

台灣今年提出減碳新願景,將2040年減量目標上調至40%。為強化減碳行動,二氧化碳封存被視為是關鍵,年度封存量目標提升至600萬噸。 

為建立碳封存的監管機制,「二氧化碳捕捉後封存管理辦法」(下簡稱碳封存管理辦法)草案預計在11月出爐。隨著明年碳費徵收上路,將有部分經費用於支持相關技術研發與示範計畫,協助產業邁向淨零轉型。

目前國內碳封存(CCS)由國營事業率先啟動,中油與台電相繼投入碳捕捉與封存試驗。中油的「鐵砧山試驗計畫」是國內第一起碳封存的案子,早在2023年通過環評審查,但至今未啟動封存,《RECCESSARY》採訪環境部與中油,解析國內碳封存的法規進程與挑戰。

此篇為訂閱會員
限定內容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和碳市場脈動,掌握產業趨勢的關鍵視角。
立即加入 RECCESSARY,解鎖完整文章與更多專屬內容,與淨零轉型同行。
立即加入會員,開啟你的國際視野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