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零碳路徑確定 鴻海淨零目標獲SBTi批准

EN

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永續推動再獲國際認證機構肯定!今日宣佈集團淨零(Net Zero)目標正式獲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以下簡稱SBTi )批准,成為台灣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中,第三家獲得SBTi批准的企業!這也是鴻海近期暨獲得全球組織碳揭露計劃(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以下簡稱CDP)評級提升外,另一項國際肯定。

鴻海身為全球電子科技業的領導者,支持《巴黎氣候協定》中,將氣溫升幅限制在1.5˚ C之內的目標,2020年即提出目標2050年實現價值鏈淨零排放,並且作為集團三大氣候目標之一。鴻海在2023年近期(Near Term)目標獲SBTi批准後,推動淨零目標路徑的腳步不停歇,日前淨零目標也正式通過SBTi批准,成為台灣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第三家、台灣第七家淨零目標獲得SBTi批准的企業。

鴻海在2020年承諾淨零排放後,積極採納SBTi等機構制定的嚴格標準,透過科學基礎方法,制定氣候行動目標,更進一步擬定淨零碳排放路線圖。我們的零碳排放路徑,優先自身運營減碳(≥3%),自建廠內可再生能源電站(≥5%),優先自身運營減碳後再結合其它減碳策略,如導入再生電力(≤82%)和碳匯及負碳技術(≤10%)等,積極落實各種行動方針向淨零目標前進。

鴻海科技集團環保長洪榮聰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我們深知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以及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內的重要性,我們始終堅持『綠色智能,循環經濟』的環境發展策略,此次獲得SBTi的批准,對鴻海是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重要里程碑,在零碳目標的推動和指引下,鴻海發布淨零碳排路線圖,透過具體的行動方針,落實減碳的努力、決心、雄心。減碳目標跟路徑獲肯定也能激勵團隊不斷努力,採取科學的行動實現2050淨零排放。」

近年來,鴻海持續透過運營減碳(能效提升、製程改善、原材料循環使用等)、自建可再生能源電站(廠內屋頂、地面車棚頂太陽能建設等)、綠電採購以及綠證購買和投資(設立綠能開發基金加大可持續環境的投資)等等手段和行動策略減少碳排放。與此同時,集團也採取國際公認的碳核查標準,進行範疇一、二、三全面碳盤查,為科學設定減排目標及路徑奠定堅實基礎,持續檢視與強化目標,建立符合國際倡議的減量目標與機制。

鴻海淨零目標已於今年4月獲得批准,預計於5月9日公佈,SBTi批准鴻海的淨零目標如下:

  • 總體淨零目標:鴻海承諾到2050年實現整個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 近期目標:鴻海承諾到2030年,將範圍1、2和3的溫室氣體絕對排放量在2020年的基礎上減少42%。
  • 長期目標:鴻海承諾到2050年,將範圍1、2和3溫室氣體絕對排放量在2020年的基礎上減少90%。*註

*註:企業自身運營活動減排超過90%後,透過碳匯或負碳技術等為輔助手段減少殘餘碳排,達到2050淨零碳排。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SBTi):全球性的溫室氣體減排倡議組織,旨在支持企業和金融機構根據最新的氣候科學制定積極的減排目標。SBTi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前身為碳揭露計劃,CDP)、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的成果,也是全球商業氣候聯盟的承諾之一。SBTi的目標是幫助全球企業加速減排進程,從而在2030年之前將全球經濟的排放量減半並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

鴻海科技集團三大氣候目標

  1. 遵守鴻海科技集團廠區當地政府的NDC或碳排政策。
  2. 鴻海科技集團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排放與《巴黎氣候協定》目標保持一致並於 2050 年之前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 
  3. 回應氣候行動 100+ (Climate Action 100+,CA100+)指導委員會提出的三大目標並採取行動: 
  • 強化氣候變遷治理;
  • 針對鴻海科技集團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排放採取行動;
  • 依照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 (TCFD) 進行資訊揭露。
Gogoro攜手台積電擴大淨零行動 首度在全台啟用綠電供電GoStation
星星電力與聯發科技簽署綠電合約 半導體業最佳綠電供應商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