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RE30就像綠電保險」!3大QA看懂台電低碳電力怎麼買、會衝擊電力排碳係數嗎?
台電在6月1日起首賣「RE30」低碳電力產品,協助補足企業的RE目標需求。台電業務處再生能源購售組組長陳建嘉表示,「RE30就像綠電保險,一個綠電安全緩衝帶」。無論企業向售電業購綠電,還是自發自用,都有可能面臨天災風險或是發電不足問題,屆時RE30商品就是補足最後一哩路的角色。
2025-07-24
News
8成企業爭取100元碳費優惠,環境部:高碳洩漏事業認定擬8月底前說明
台灣未來將採碳費、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ETS)雙軌並行。環境部次長施文真今(22日)於「2025國際企業論壇:定價而行與國際對接策略」研討會表示,目前正評估ETS交易設計以擴大市場規模,同時確保企業不會面臨重複課徵。她指出,過去碳費制度花費許多時間與社會溝通,未來過渡至ETS階段也將秉持相同精神。
2025-07-22
News
AI長篇回應耗能高!PromptZero發布首個AI低碳指令,推「綠色聊天」精準溝通
人工智慧(AI)平台如ChatGPT,以快速且詳盡的回應成為學生與上班族的日常幫手,卻也因大量運算推升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地球公共資訊協作團隊(EPIC)為此發起全球首個針對AI指令的減碳倡議「PromptZero」,鼓勵用戶以簡潔、精準的提問取代客套話,盼從源頭減少使用AI所帶來排放。
2025-07-21
News
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啟動!中華開發、台灣大等12家投資人揭曉,逾60家新創搶媒合
環境部去年成功向國發會爭取100億元「綠色成長基金」,今(18日)正式公布首批12家搭配投資人名單,正式啟動官民「共同投資」機制。環境部綠色戰略辦公室吳珮瑜表示,民間創投具有更豐富風險控管跟投資經驗,可擔任第一守門員,既可降低國家投資風險,也能扶植淨零永續產業。
2025-07-18
News
太陽能板有毒、易起火還會致癌?破解4個常見光電誤解與迷思
丹娜絲颱風7月初襲台,挾帶風雨120年來首次登陸嘉義,導致嘉義、台南地區多處淹水停電、路樹倒塌等災情,尤其太陽能板災損情況嚴峻,網傳颱風過後「不要買中南部的養殖魚」、「光電板泡水會污染水質」等謠言快速流傳,引發社群熱議,《RECCESSARY》整理4個常見的太陽能板誤解,幫助讀者一次釐清。
2025-07-18
News
川普宣布920億美元投資,推賓州躍升AI、能源重鎮!哪些公司加入布局?【圖表】
全球人工智慧(AI)競賽持續升溫,電力需求與基礎設施升級的壓力日益加劇,美國也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AI與能源投資案。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賓州匹茲堡宣布,民營企業將投入高達920億美元(約新台幣2.7兆元)於能源與基礎設施建設,聲稱此舉將帶領美國進入「真正的黃金時代」。
2025-07-17
News
全台首個「綠電媒合平台」啟用!促進買賣方連結,鋪路CFE 24/7無碳能源
為因應企業日益升高的綠電採購需求,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16日啟用全台首個由公會主導的「綠電媒合平台」,集中整理綠電買賣交易資訊,讓企業快速買得到綠電、發售電業者賣得出綠電。
2025-07-17
News
氣候調適起步走3》極端天氣成新常態,零售、光電、半導體業靠氣象資料提升營運韌性
社會活動、經濟活動都與天氣條件息息相關,面對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加劇,氣象也愈來愈難以預測。為強化營運風險管理,已有多家企業透過客製化的氣象資料,減少不可預測的氣象衝擊,《RECCESSARY》訪問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了解民間氣候調適的相關應用。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