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大馬碳封存商機3》北海成碳封存大本營,先行者挪威、丹麥怎麼做?地底環境風險一次看
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是實現淨零轉型的重要技術之一,對於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的台灣而言,更是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國際上已有多國積極投入CCUS計畫,台灣可借鑑挪威、丹麥等先行者的經驗,學習推動碳封存的實務作法及相關環境風險管理。
2025-06-11
News
首份下水道減碳指引公布:4方向助攻綠色工程,2030年前目標減排7%
下水道是都市重要公共設施,也是城市淨零綠色工程轉型一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首度發布《下水道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以4大減碳方向與短、中、長期目標,助力下水道工程減碳轉型,可量化減碳效益預估將在2030年前逐步提升到7%。
2025-06-10
News
英國石油光電布局亞洲首站,子公司Lightsource bp嘉義啟動115MW漁電案場
英國石油(BP)旗下專注太陽能開發的公司Lightsource bp(台灣天和能源),即將在台灣啟動其亞洲首個光電案場。看好台灣在農電共生與漁電共生方面的發展潛力,天和能源將於嘉義布袋建置一座裝置容量達115MW(千瓩)的漁電共生案場,預計2026年完工,未來20年營運將創造36億度綠電,協助用電大戶邁向能源轉型。
2025-06-09
News
IEA能源投資報告》光電、核能吸金,電網投資落後成隱憂!一文整理3大重點
國際能源總署(IEA)5日發布最新「全球能源投資報告」,指出「能源安全」將是今年全球能源投資的關鍵動力,儘管地緣政治緊張、經濟不確定因素攀升,但潔淨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投資仍有望創新高達到3.3兆美元(約新台幣98.7兆元)。《RECCESSARY》也整理報告3大重點,帶讀者一次掌握。
2025-06-06
News
台積電海外廠達RE100,台灣卻仍在追趕!英特爾、三星、台積電誰能率先達標?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日前在股東會上談及綠電議題時強調,不論成本高低,「只要買得到綠電,我們一定買」,凸顯企業對綠電的迫切需求。但隨著全球供應鏈面臨更嚴峻的減碳壓力,台灣綠電發展仍難以滿足企業用電需求,未來綠電價格可能持續走高。
2025-06-05
News
環境部成立抗高溫調適聯盟,今夏啟動跨縣市演練、建立高溫防護地圖
環境部今(3日)攜手企業、民間團體成立「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藉由跨部會、公私協力行動對抗炎熱夏季。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表示,未來在科學基礎下以行動逐步喚起大眾氣候意識、並建立制度,完善抗高溫行動路徑與規劃。
2025-06-03
News
COP30聚焦氣候韌性,李長庚談投資調適專案隱憂:未有明確模型
今年是氣候行動重要一年,《巴黎協定》滿10週年,年末在巴西也將迎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同時也是台灣碳費元年。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談及近期國際震盪,他點出,雖然看到美國、阿根廷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但今年還是有190國家要在今年的COP30提交國家自定貢獻NDC3.0減碳目標。
2025-05-29
News
孤島電網淨零挑戰多,專家:平衡國內電力供需,導入綠氨、綠氫是關鍵
台灣作為孤島電網,在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中,面對電網韌性與無其他電網支援的挑戰。在28日的亞太電力高峰上,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所長彥豪表示,目前台灣能源高度仰賴進口,未來將考慮導入如綠氨、綠甲烷與綠氫等再生能源,並活用既有設施,提升進口效率。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