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金融業範疇三揭露不到5成!哪些產業資料搜集難?KPMG提3大解方
金融業作為產業的資金活水,藉由金流引導各產業加速低碳化,也試圖為自身超高的範疇三挑戰找出解方。國際會計事務所安侯永續發展顧問(KPMG)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接受《RECCESSARY》專訪,分析台灣金融業減碳的3大痛點,並提出在全球淨零趨勢下的可能解方。
2025-10-01
News
建築減碳潛力大!全球城市貢獻7成排放,AI、數位孿生為何是淨零關鍵?
城市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卻也承受氣候危機第一線衝擊。全球約3分之2能源消耗、7成以上碳排放來自城市,因此如何透過 AI(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推動減碳,成為關鍵課題。鴻海智慧城市平台負責人林旭瑩今(30日)出席「2025台灣永續峰會」時指出,AI智慧城市的發展仰賴龐大的公共資源與GPU(繪圖處理器)算力,政府在其中應扮演推動角色。
2025-09-30
News
台泥喊話加速台版CBAM,張安平:印尼進口水泥量攀升、不利本土減碳
「如果現在不處理(碳費),未來世代將會付出更高的代價,」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公開支持碳費開徵,但強調必須公平,他點出,台灣是少數對進口水泥不課徵關稅的國家,也沒有被課徵碳費,作為水泥業的代表,台泥呼籲政府加速制定台版CBAM,要求進口水泥熟料揭露碳排。
2025-09-27
News
開箱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水泥窯日處理破百噸花蓮垃圾,轉廢為能大解密
台泥花蓮和平廠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RRRC)今(27日)正式啟用,為全台首座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示範場域,同時也結合人文博物館「鸚鵡螺博物館」,將開放民眾預約參觀。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5~6年前台泥說要打造一個社會無感、兼具美感與觀光的廢棄物處理廠,如今可以說是成功交卷了。
2025-09-27
News
碳費、對等關稅夾擊,企業減碳壓力擴至供應鏈!專家籲加速節能與綠電採購
為探尋產業減碳解方,全國工業總會25日舉行「產業碳中和聯盟」圓桌會議,聚焦製造業減碳策略。會中碳費、對等關稅及碳關稅成為討論焦點。永灃環境管理顧問溫麗琪指出,越來越多企業已導入內部碳定價制度,不僅作為減碳決策的重要依據,甚至開始向供應鏈收取相關費用。
2025-09-26
News
時間電價誘因推升表後儲能市場,富安能源籲:把儲能納入綠電轉供機制
近年來隨著電池價格下滑、能量密度提升,以及瞄準儲能在電網調節上優勢,電池儲能系統討論度不斷攀升。看好台灣市場潛力,富安能源(Fluence)表示未來不排除與台灣電芯廠合作,多元化供應來源,盼加速台灣儲能市場發展,富安也對台灣儲能發展提出3大建言。
2025-09-25
News
解決區域電網不均!成大發布「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提出台灣電源開發路徑
長期以來,台灣在電源開發上,經常碰到地方抗爭與阻礙,面臨區域電網開發不均的問題。成功大學團隊發布「台灣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IRP)」報告,提出台灣應建立整合跨部會、跨區域的電業專責規劃單位,銜接電源開發執行並搭配IRP決策,以強化公眾說明。
2025-09-23
News
碳費緩徵2年聲浪大!正反觀點一次看,企業低碳競爭力是否受影響?【分析】
台灣碳費預計在2026年開徵,然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4月祭出對等關稅,造成全球經濟動盪。在碳定價與關稅的雙重夾擊下,產業界傳出暫緩碳費兩年的聲音引發討論,《RECCESSARY》採訪產業界與學界,解讀暫緩碳費的正反意見,如何讓企業在減碳與營運之間取得平衡?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