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閔茜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地方「淨零自治條例」評比首公開!宜蘭、新北表現佳,各縣市減碳難題在哪?

世界淨零轉型潮流下,台灣也沒有置身事外,已有8縣市自發性制定「淨零自治條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劉如意表示,地方政府需更了解在地產業結構,能與中央法規互補、強化政策延續性,妥善權責分工與資源整合,「但也急不得,重要的是過程社會溝通與回到地方願景與發展」。
2025-07-30
News

Google看好長時儲能技術,與義大利新創合作導入的「CO2電池」厲害在哪?

科技巨頭Google力拚2030年達成碳中和,不僅積極採購並建置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更投入下一代能源技術,布局未來能源市場。近期,Google宣布與義大利新創公司Energy Dome展開長期合作,將導入其創新的長時間儲能技術「二氧化碳電池」,可支援8至24小時的能源儲存與釋放,有望提升能源調度彈性。
2025-07-28
News

核三重啟公投》正反意見解析:成本、耐震、核廢爭議,4大QA一次盤點【分析】

台灣最後一座核能發電機、核三廠2號機已於5月17日停機除役,象徵台灣邁入「非核家園」,不料3天後,立法院於5月20日通過「核三重啟公投案」,為核三延役出現轉機,預計8月23日舉行公投,由人民決定核三的未來。
2025-07-28
News

2026年邁入台版CBAM元年!申報規劃時程出爐,比照歐盟納管6項水泥產品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2027年正式實施,英國、美國也陸續推出碳關稅相關草案。為防止碳洩漏、維護產業競爭力,台灣版CBAM呼聲不斷,環境部長彭啓明昨(24日)也明定2026年將是「台版CBAM元年」。
2025-07-25
News

「RE30就像綠電保險」!3大QA看懂台電低碳電力怎麼買、會衝擊電力排碳係數嗎?

台電在6月1日起首賣「RE30」低碳電力產品,協助補足企業的RE目標需求。台電業務處再生能源購售組組長陳建嘉表示,「RE30就像綠電保險,一個綠電安全緩衝帶」。無論企業向售電業購綠電,還是自發自用,都有可能面臨天災風險或是發電不足問題,屆時RE30商品就是補足最後一哩路的角色。
2025-07-24
News

8成企業爭取100元碳費優惠,環境部:高碳洩漏事業認定擬8月底前說明

台灣未來將採碳費、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ETS)雙軌並行。環境部次長施文真今(22日)於「2025國際企業論壇:定價而行與國際對接策略」研討會表示,目前正評估ETS交易設計以擴大市場規模,同時確保企業不會面臨重複課徵。她指出,過去碳費制度花費許多時間與社會溝通,未來過渡至ETS階段也將秉持相同精神。
2025-07-22
News

AI長篇回應耗能高!PromptZero發布首個AI低碳指令,推「綠色聊天」精準溝通

人工智慧(AI)平台如ChatGPT,以快速且詳盡的回應成為學生與上班族的日常幫手,卻也因大量運算推升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地球公共資訊協作團隊(EPIC)為此發起全球首個針對AI指令的減碳倡議「PromptZero」,鼓勵用戶以簡潔、精準的提問取代客套話,盼從源頭減少使用AI所帶來排放。
2025-07-21
News

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啟動!中華開發、台灣大等12家投資人揭曉,逾60家新創搶媒合

環境部去年成功向國發會爭取100億元「綠色成長基金」,今(18日)正式公布首批12家搭配投資人名單,正式啟動官民「共同投資」機制。環境部綠色戰略辦公室吳珮瑜表示,民間創投具有更豐富風險控管跟投資經驗,可擔任第一守門員,既可降低國家投資風險,也能扶植淨零永續產業。
2025-07-18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