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RECC論壇】2040年綠電需求上看1400億度,專家籲再生能源補貼導入市場機制、台電推多元綠電方案
台灣再生能源占比約10%左右,目標到2030年提高到30%,但台灣的綠電發展機制,有機會讓目標實現嗎?專注新能源與碳市場的資訊平台《RECCESSARY》今(26日)舉行線上舉辦「台灣綠電與碳市場發展論壇」探討如何運用政策工具來滿足產業界的綠電需求。
2024-12-26
Exclusive
讓車主安心在家充電!銳能智慧科技搶攻電動車代管商生意,未來還能支援電網
隨著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如何滿足消費者在家充電的需求,正在變成一門好生意。電動車能源管理系統商「銳能智慧科技」,不僅是國內首家整合台電配電級再生能源管理系統(DREAMS),完成電動車需量反應測試的廠商,更擅長解決社區大樓安裝電動車充電樁的疑難雜症,定位是最接地氣的電動車充電代管商。
2024-12-25
News
台灣大復育紅樹林,一株花千元!藍碳方法學為何是台灣淨零的新機會?
為了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台灣大哥大積極投入固碳工作,12月初更與中興大學攜手合作紅樹林復育藍碳計劃,在廢棄魚塭種植3000株紅樹林。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目前種一株紅樹林要花一千元台幣,期望未來能逐步降低成本,不僅能擴大生物多樣性效益,還有機會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台灣其他地區,並出口東南亞。
2024-12-23
News
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最新進展:哪些產業受管制?收費機制一次看懂
繼歐盟推出碳關稅「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後,美國也加緊腳步推出美版碳關稅法案「清潔競爭法案」(CCA),用以降低氣候污染與提高產業競爭力。《RECCESSARY》特別整理CCA運作模式與CBAM差異、對台灣影響,帶領企業與讀者認識未來的進出口須知重點。
2024-12-20
News
台灣綠電價格缺乏競爭力!RE100最新報告籲風電國產化、躉購費率政策退場
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帶領企業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目前台灣已有超過120家外商及本土企業成為RE100會員。RE100台灣合作夥伴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9日)最新發表「RE100台灣2024報告」,點出RE100企業在採購綠電碰到兩大挑戰——綠電價格缺乏競爭力、再生能源取得困難,並提出相關建言。
2024-12-19
News
「綠能蟑螂」掀光電躉購費率退場聲浪!太陽能何時走向市場競標?業界提2建議
經濟部12日預告2025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草案,太陽能除了小型屋頂型躉購費率持平外,其餘級距維持穩定降幅。自2010年起推行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制度(Feed-in Tariff, FIT)是推動國內太陽能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近期國內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2024-12-17
News
IEA首份地熱能報告:頁岩鑽探技術帶動地熱發展,2050年可滿足15%全球電力增長
國際能源總署(IEA)13日發布首份地熱報告,認為頁岩鑽探技術的快速進步,有助於釋放大量未開發的地底資源。若開發成本持續下降,2050年地熱裝置容量可增至800GW(百萬瓩),滿足全球電力需求成長的15%,年發電量相當於美國與印度的電力需求總和。
2024-12-16
News
SRF是再生能源嗎?一文解析「轉廢為能」的製造過程與法規現況
固體再生燃料(SRF)被認為是減碳和垃圾「轉廢為能」的方法,但也因為伴隨空氣污染,陷入「是否為綠能」爭議,被外界放大檢視。《RECCESSARY》特別整理SRF優缺點與法規現況,帶領讀者認識SRF。
2024-12-13